首页 > 中国 > 海南 > 乐东县 > 旅游景区

尖峰岭

尖峰岭
尖峰岭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海南尖峰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海南岛西南部,地跨乐东县、东方两县市,地理坐标为东经108°44′~109°02′,北纬18°23′~18°52′,总面积20170公顷。《中国生物多样性行动计划》将尖峰岭保护区列为森林生态系统的优先保护区之一。主要保护对象是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及其珍惜野生动植物资源。

  尖峰岭保护区是以保护和改善本区自然生态环境,特别是珍稀野生动植物及其原生地与栖息地,保护好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及其自然景观的完整性,保持生态系统平衡,使人类珍贵的自然遗产得以保存和延续,为科学研究和生态环境教育提供天然场所为宗旨。

  尖峰岭热带雨林为中国现存面积较大、保护最完好的热带原始雨林区之一,其完整性和原始性可与世界著名的南美洲亚马孙河热带雨林相媲美。它是全球40个具有世界意义的生态单元之一。

  尖峰岭森林覆盖率达98%,有天然野生维管植物2258种,隶属222科,987属。其中海南特有种239个,特有种占野生种的10.1%,体现出较高的地区特性,在海南岛的植物区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区内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32种、省级保护植物的有45种,一级保护植物有海南苏铁、龙尾苏铁和坡垒等,海南特有种239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有43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5种,分别是云豹、海南山鹧鸪、孔雀雉、巨蜥、蟒蛇等;二级保护动物38种。

  尖峰岭的森林植被植物种类异常复杂,优势种不明显,生物多样性指数高,林分结构复杂,层次不清,林冠层凹凸不平,立木树皮大多为浅灰色,板根发达、支柱根、气生根多且常见,林内木质藤本和附生植物种类繁多,寄生植物生长旺盛,存在典型的热带雨林绞杀现象,林下棕榈科、茜草科植物种类发达,具有较典型的热带雨林特征。一般认为尖峰岭地区的地带性植被为热带常绿季雨林,但由于海拔梯度的变化而产生了植被垂直分布带,海拔由低至高可分为热带半落叶季雨林、热带常绿季雨林、热带山地雨林、山顶苔藓矮林4个主要植被类型。不同植被群落有不同的生态价值与景观特色,构成丰富的植物生态景观,热带常绿季雨林和热带山地雨林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种类丰富。

  热带半落叶季雨林为尖峰岭林区海拔分布最低的森林植被类型,主要分布在尖峰岭西侧海拔100(80)-250(400)m的丘陵或河谷。旱季长而干热,雨季湿润。本植被类型外貌最明显的特征是种类组成上有一些落叶成分,如鸡尖、厚皮树等,旱季落叶,呈现一片片灰色斑块点缀绿色的景观。下木层中也常有耐旱带刺的植物、种类较单纯,草本层植物稀密不均。层间植物除几种藤本外,附生植物少。观赏性植物有厚皮树、木棉、白格、黄牛木、海南栲、台湾栲、印度栲、尖尾楠等。

  热带常绿季雨林分布在海拔200—700(600)m的山坡中、下部,地形开阔。它是尖峰岭地区的地带性植被,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森林植被类型之一。本植被类型旱季短且干旱程度轻,在植物种类组成中基本无落叶成分,全年常绿。最主要的特点是在种类组成上有龙脑香科的树种,即青皮属的二种青皮和小叶青皮,并且在数量组成上占优势。藤本植物多而附生植物少,下木层种类以棕榈科(Palmae)植物为主,层间植物以大型木本藤本为主。上层乔木常见的种类有青皮、小叶青皮、细子龙、野生荔枝、子京、盘壳栎、倒卵阿丁枫、木荷等,同时,油丹、油楠、香楠、长眉红豆、荔枝红豆、高山榕等。

  热带山地雨林分布在海拔700(650)—1000(1100)m的各种地形中,植被类型的典型特征是组成种类最为复杂,林木高大,层次不清,层间植物极为丰富,有“空中花园”之称,为本地区植被发育最好、最为完善的类型。以樟科、茜草科、壳斗科、桃金娘科等为多。下木层的种类以棕榈科、茜草科、紫金牛科等植物为主。层间植物丰富有瓜馥木、假鹰爪、丁公藤等常见的20余种。附生植物极多,以附生蕨和气生兰类植物为主。

  本植被类型有丰富的植物资源,是许多植物模式标本的产地,如尖峰栲、东方琼楠、尖峰西番莲等。龙脑香科的坡垒也分布在本类型中。

  山顶苔藓矮林主要分布在海拔高度1200(1100)m以上的孤峰或狭窄山脊上出现,面积不大,常年有云雾笼罩。本植被类型的种类组成明显特征是温带成分增加而热带成分减少。以壳斗科、樟科、兰科、桃金娘科、茶科、杜英科、灰木科等为主。林木矮小而弯曲,树干下部多附生有茂密的苔藓植物,草本植物和层间植物均贫乏。

  尖峰岭保护区热带雨林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被誉为“热带北缘生物物种基因库”。有坡垒、野生龙眼、野生荔枝、海南苏铁、见血封喉、白木香、海南粗榧等77种省级以上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近百种珍贵用材树种和二百多种珍贵药用植物。区内还荟萃了大板根、绞杀、空中花园、老茎生花、独木成林等热带雨林景观。

  尖峰岭保护区复杂多样的生态环境,为各类洞栖、树栖、地栖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繁衍场所和丰富的食料。尖峰岭地区野生陆生脊椎动物有371种,其中兽类68种,隶属23科48属;鸟类有215种,隶属48科141属;爬行类有50种,隶属12科37属;两栖类有38种,隶属7科12属。这些野生动物在尖峰岭不同的植被类型分布较有规律,在海拔1100m以上的山顶苔藓矮林,处于雾大温湿,乔木层矮,树木枝干多苔藓,在这里景观单纯,动物种类贫乏,林中鸟类有红头穗鹛、斑颈穗鹛、白腹风鹛、棕脸莺等,林地上空常见小白腰雨燕和翱翔空中搜索猎物的鸢、鹰等。兽类方面有海南社鼠和针毛鼠。两栖类方面有树蛙。

  海拔700-1000m的山地雨林,它温暖温润,乔木高大,结构复杂,藤本、茎花及附生植物丰富,板根明显。自然景观复杂,鸟兽等动物种类较多,兽类、两栖类中的树栖型较常见。鸟类有山皇鸠、山拟啄木鸟、黄冠绿啄木鸟、银胸丝冠鸟、银胸丝冠鸟、蓝背八角鸫、绿翅短脚鹎、黑背燕尾、冕雀等。此外白鹇也常见栖息此处。兽类方面有树栖的各种鼯鼠和松鼠,地栖鼠类主要有针毛鼠、海南社鼠,树栖的大中型兽类有猕猴、黑熊、云豹、椰子猫等。此外,赤麂和野猪也常上升到这一地带活动。两栖、爬行类方面有丽棘蜥、斑飞蜥、平胸鱼、细刺蛙、小湍蛙、无声囊树蛙、背条小树蛙以及细痣疣螈等。

  海拔300-700m的常绿季雨林,气温高,热量大,乔木高大,3亚层,板根明显,藤本较多,附生少。鸟类方面主要有原鸡、白鹇、孔雀雉、海南山鹧鸪、厚嘴绿鸠、橙胸绿鸠、绯胸鹦鹉、八声杜鹃、乌鹃、大盘尾、灰树鹊、盘尾树鹊、短尾绿鹊、红头咬鹃、黑鹎、白喉冠鹎、栗背短脚鹎、鹊鸲、白眶雀鹛、白喉扇尾等。兽类方面,主要有野猪、赤麂、水鹿、豹猫、果子狸、大灵猫、海南青鼬、鼹鼠、红颊长吻松鼠等。此外,在居民点,黄胸鼠、黄毛鼠、社鼠等也很繁盛。两栖类有沼蛙、脆皮蛙、泽蛙、黑眶蟾蜍等。

  海拔80—300m的热带半落叶季雨林,旱季长而干热,雨季湿润,林木有两层,板根不明显,茎花多,附生少。鸟类种类主要有白鹭、鹧鸪、白胸苦恶鸟、扇尾沙锥、珠颈斑鸠、小鸦鹃、普通翠鸟、白胸翡翠、白头鹛、黑(短脚)鹎、棕背伯劳、栗色黄鹂、鹩哥、喜鹊、大嘴乌鸦、红点颏、鹊鸲、乌鸫、棕颈钩嘴鹛、画眉、褐雀鹛、灰头鹪莺、白腹蓝(姬)、暗绿绣眼、白腰文鸟等。兽类有普通伏翼、小灵猫、海南兔、赤腹松鼠、红颊长吻松鼠、黄胸鼠、黄毛鼠、小家鼠等。两栖类有黑眶蟾蜍、虎纹蛙、泽蛙、花狭口蛙等。

  尖峰岭热带森林是一种具有非常复杂的组成和结构的森林类型,种类多样性高,在山地雨林的1hm2样地上有D>=5cm的乔木和木质藤本植物198种。就1hm2的样地中,D>=10cm的乔木在加纳为86-92种;毛里求斯52种;巴西亚马孙地区为60-87种;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则达154种。由此可见,尖峰岭热带森林不仅是我国生物资源的瑰宝,同时也是世界热带森林的一非常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特别重要的保护意义。

你可能对下列旅游景区会感兴趣
乐东县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