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子南
邵子南在晋察冀边区写下大量优秀诗作,《诗建设》、《诗战线》、《边区诗歌》及《歌创造》等刊物上,几乎每期都有他的作品。1939年3月出版的《粮食》,收入他的街头诗4首。4月,他的《文化的民众》作为“诗建设丛书”之二出版,收入街头诗50余首;12月,一分区前进报社印行的诗集《力量》,收入他的街头诗5首。随着在前线和乡村对边区实际生活的不断接触与体验,他开始用多种形式及更丰富的语言,写出叙事诗集《组织》、长诗《会场上的诗章》,以及《春天,粮食的诗章》、《骡夫》、《好样儿》、《模范支部书记》、《大石湖》、《人民的罪犯》、《大红枣》、《乡村的-》、《压面妇》、《早上的歌声》、《在新的年代的第一个早晨》、《关于火的诗章》、《墙壁的诗章》、《故乡的诗章》、《山地的诗章》等多篇诗作。1943年整风后,他在阜平任小学教员,在反“扫荡”中与群众、民兵一起转移、战斗,进一步与群众相结合,被评为边区模范工作者。
1944年5月,邵子南随团回延安,在鲁迅艺术文学院任教,后调陕甘宁文协搞专业创作,开始创作反映晋察冀边区生活的小说。1944年9月21日《解放日报》发表的《李勇大摆地雷阵》(后改题《地雷阵》),是他的代表作。这个写真人真事的短篇小说,取材于他亲身经历过的斗争。小说着重描写了反“扫荡”中,李勇带领他的游击组巧布地雷阵,创造出“大枪和地雷结合”等灵活多变的战术,使日本侵略者尸横遍野,一听到李勇的名字就心惊肉跳。《地雷阵》之后,邵子南又在《解放日报》上陆续发表短篇小说《贾希哲夜夜下西庄》、《牛老娘娘拉毛驴》、《阎荣堂九死一生》。和《地雷阵》一样,这些作品也都是以阜平县1943年秋季反“扫荡”中的真人真事为题材创作的,歌颂了边区人民顽强不屈的斗争精神,在艺术上继续探索着民族化、大众化的途径。邵子南的报告文学作品《敌人和阜平城》以日军在阜平县城受到的一次地雷战打击为背景,歌颂了边区人民在民族解放战争中表现的伟大智慧和创造力。
1946年4月,邵子南调重庆《新华日报》。1947年6月到晋绥解放区任新华社晋绥总分社副社长。1948年南下。1949年出席全国第一次文代会。新中国成立后,曾任西南人民广播电台台长、西南文协副主席,创作有长诗《白毛女》。1986年,人民出版社出版《邵子南创作集》。
下一名人:邹昌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