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 > 上海 > 崇明区 > 名人

施奠邦

  施奠邦同志1924年9月5日出生于上海崇明县。1961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出身于中医世家,幼承家学,1942年随父行医,从事中医内、外、喉科等医疗工作。1952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医疗系学习,1957年毕业后分配到中国中医研究院附属西苑医院内科消化系研究室,从事肝炎、肝硬化腹水以及其他消化系疾病的研究工作。历任室副主任、内科主任,中国中医研究院副院长、院长。1982年5月被推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1985年3月任中国中医研究院名誉院长。是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和第八届政协常委;中国科协第三、四、五届常委,第六届荣誉委员;第二届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第三届顾问;卫生部医学伦理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资深研究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组织编写或主编了《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学》综合本分卷、《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学及民族医学共18个分卷。撰写了“脾胃病辨证论治”、“中医肝病治法”等论文多篇。
  施奠邦同志为祖国医学的继承和发展做出过突出的贡献,对我国当代中医科学有承前启后的重大影响。他一生勤奋治学,广撷博采,学贯中西,善于继承,勇于创新,是德技双馨的中医学家。从事中医药事业60余载,在治疗多学科疾病尤其是内科疑难危重病症方面,见解卓越,对《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中医经典著作有精深的研究,深入吸取古今医家的宝贵经验,具有独到的辨证论治观,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建立了一整套有自己特色的科学治疗方法,疗效显著。更值得一提的是他以七十多岁的高龄学习计算机技术,将研究和治疗医案输入,形成完整的记录档案,成为中医学的宝贵遗产。他在晚年呕心沥血,花费10年心力,精镂细刻,主编了《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学》。他逐字逐句审核,为了一个词或一个医案,常常查阅大量的古今文献资料,予以一一核对,保证了这部书高质量的完成。
  在他担任中国中医研究院院长期间,为筹备和建立北京针灸骨伤学院及大型中医医院——望京医院做出了重大贡献。扩建了西苑医院500张床位的病房楼,并在原中心实验室的基础上,组建了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加强了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为中医科学院的建设发展尽心竭力,做出了重要贡献。
  由于他医术高超,医疗作风严谨,经过专门遴选,长期承担中央领导同志的医疗保健工作,并受国家委派赴印尼、越南、赤道几内亚、朝鲜、阿联酋等国家,为其政要担任医疗保健任务,受到这些国家领导人的赞扬和表彰,为扩大祖国医学在海内外的影响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临床工作的同时,他还承担了大量的临床教学任务,先后培养了5名研究生,数十位朝鲜、越南、韩国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进修生以及一批批来自国内医学院校的数百名学生和进修生。他曾3次到台湾地区,2次到日本进行讲学或参加学术交流,在日本第43届东洋医学年会上被邀作了题为“肝脏疾病的中医药治疗”的特别演讲。并在《日本东洋医学杂志》第43卷第3期上予以发表,他的中医学术思想已经影响到世界上30多个国家,为中医药事业后继人才的培养做出了突出贡献。
  施奠邦毕生以为患者忠诚服务为自己的信念,对待病人无论尊卑贫富,均一视同仁,处处为病人设想。他始终坚持在临床第一线工作,对中医药治疗疑难病、多发病疗效显著,其精湛医术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尤其是在他年逾八十,仍不计报酬高低,按时应诊,甚至连续工作6~7小时而不休息。他高尚的医德医风,不仅受到广大干部职工群众的尊重和爱戴,更受到广大患者的欢迎和赞许。对于伪科学手段赚取不义之财的应诊邀请,他坚决予以拒绝和抵制,保持晚节,令人尊敬。
  施奠邦同志的一生是追求真理、光明磊落的一生,是为人师表、谦虚谨慎的一生,是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一生,是为党的中医药事业呕心沥血、殚精竭力的一生。他把自己毕生的精力都奉献给了人民的健康事业,对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国内外中医药界享有很高的声望。他无愧为人民的好医生,无愧为我们的好领导,他的奋斗精神和光辉业绩将永载史册。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我国著名的中医学家、原中国中医研究院院长、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誉院长施奠邦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5年12月6日18时30分不幸逝世,享年82岁。
  施奠邦同志的逝世,是中国中医科学院和中医药界的重大损失,而他崇高的医德医风、无私奉献的精神、儒雅谦逊的风范,永远是中国中医科学院全体干部职工学习的楷模,他永远活在全院干部职工的心中。
你可能对下列名人会感兴趣
崇明区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