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武家坡村 | 隶属:东于镇 |
行政代码:140121102 | 代码前6位:140121 |
长途区号:0351 | 邮政编码:030000 |
车牌号码:晋A | 行政级别:村 |
武家坡村简介 武家坡村共有户数184户,人口668人,村民小组1个,劳力341人,常用耕地370亩,水浇地370亩, 2010年蔬菜总产2520吨。东于镇武家坡村位于清徐县西南端,背靠吕梁山脉,和交城县相邻,距清徐县城9公里,县级仁武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全村总人口200余户700余人,耕地400余亩,荒山坡800余亩。农业主要以种植菜果为主。 全村现有总人口666余人,166户。共有党员21人,预备党员2人。武家坡村委会下设一个村民小组,全村现有耕地面积385亩,盛产果蔬,是太原市蔬菜生产基地之一。 响应党和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号召,武家坡村党总支、村委会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积极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武家坡给予了高度重视,科学规划、整合资源、分类指导、分步实施、依靠群众、整体推进,努力发挥自身优势,大大推动武家坡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小康文明村建设的全面实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武家坡经济结构以第一产业为主,第三产业为辅,尚无第二产业。农业以蔬菜种植为主,精耕细作,一年两熟,主要供应太原市和清徐县,目前以成为太原市名副其实的蔬菜基地之一。此外,村民还坚持自主创业,积极发展畜牧业,全村现有5家生猪厂,1家牛场,村委会正积极组织村民们兴办农产品加工业,前景一片乐观。武家坡村劳动力资源丰富,再加上优越的地理位置,外出务工人员很多。村委会不失时机的引导村民,为他们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信息,千方百计增加村民收入。 “十五”期间,全村经济总收入增长20.83%,2007年达到了3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88%,达到了5200元,比全县的人均纯收入高出6个百分点。完成和超额完成了“十五”计划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在我村农业经济稳步增长的基础上,立足村情,村两委对我村的经济结构进行了大力调整,积极引进资金建厂兴业。农民合作社的日益规范也带动了农村的全面发展。 近年来,武家坡村抓住机遇加快村政建设和小康村建设的步伐,使村级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 1、投资50万元,对村内的道路进行了硬化,用砖头把村里的大街小巷铺了一遍,并兴建排水渠300米。 2、投资5万元,建成了1200平方米的篮球场,运动设施一应俱全。 3、投资10万元进行了村绿化工程,植树30000余株,重点对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山坡进行了整治。 4、投资2.5万元进行了村亮化工程,粉刷墙面8000平方米。 5、投资2万元,新装修了村卫生所,面积达到220平方米。 6、投资1万元新建了一家便民店,并对其进行来装修,购置了一些设备。 7、投资20万元建立了长效机制,清洁村内垃圾,购买了一辆清洁车,配备了3名村民对村内垃圾天天进行清理,并根据情况,适时安排集中治理,全年累计使用车次达到了500以上。 8、投资3万元,在村委会和党支部原办公点的基础上,进行了修缮,面积达到了220平米,并购置了一批桌椅等办公用具。 9、投资1.5万元,在5户村民家中,建成户用沼气并投入使用。 10、投资2.5万元,铺设了新的自来水管道,总计长度达500米,并对旧管道进行了修缮,保证村民的饮水安全。 11、投资25万元,新建了总计达4500米的盘山公路,方便了村民的出行。 12、100%的电视普及率,100%的电话普及率,30%电脑普及率,学生考入大学以上补助2000元,农户种植每亩补助100元,灌溉水电费优惠50%,65岁以上老年人每年补助300元,60岁以上老党员每年补助500元,以及中秋节、重阳节、春节等重要节日给村民每户分发大米、白面、食用油等等一系列惠民措施的实施。 2001年7月,经民主选举,武志成当选武家坡村委会主任,武吉牛当选党支部书记,武家坡两委迎来了新的契机。两委成员团结和谐,共同为武家坡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奋斗。2006年,武家坡村党支部被镇党委授予基层先进党支部的荣誉称号,2008年,武家坡村被县政府评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点推进村。2008年12月31日,武志成当选武家坡村委会主任兼党支部书记,武吉牛当选副书记,董成儿当选委员,在新的两位班子的带领下,武家坡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前途一片光明。 武家坡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不足之处还是有的。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武家坡,任重而道远。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展以来,该村党支部、村委会团结协作,在上级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经过村“村两委”班子的努力,03年以来投资30余万元对村内大小街巷进行了硬化,提前实现了“户户通”;投资15余万元对该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和文体活动中心进行了改扩建,实现了办公有场所、服务有条件、活动有设施等目标;投资5万余元,对村内进行了亮化、绿化、美化,提升了群众的生活品味。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该村原有公共和基础设施已陈旧,公共活动空间缺乏,再加上自然的破坏,现有设施已不符合新农村建设的标准。由于历史及现实的种种原因,我村经济基础薄弱、发展艰难,农民增收困难,需要上级政府财政补贴,请上级给予帮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