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杨堡村 | 隶属:栟茶镇 |
行政代码:320623100 | 代码前6位:320623 |
长途区号:0513 | 邮政编码:226000 |
车牌号码:苏F | 行政级别:村 |
一、 基本概况 栟茶镇杨堡村,南以浒洋河为界,北与海安县老坝港镇接壤,东临江海河,西至五引河。境内共有耕地面积约4340亩,20个村民小组,村民总人数为3493人,1186户。 二、 社会经济发展 本村为毗邻老集镇浒澪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辖区内文教、卫生、商品零售、金融服务等初具规模。辖区内有一所初级中学,共有私营企业8家,卫生所一家等。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村两委一班人,众志成城、齐心协力抓经济发展,积极稳妥推进文教卫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杨堡人正逐渐走上幸福的小康生活,杨堡的明天也必将会更好。 三、 组织建设 职务 姓名 联系方式 支书 缪慧敏 主任 沈桂芬 13861935280 杨堡村以上杨堡、中杨堡、下杨堡为基础建立的,1946年11月为东台县角斜区管辖,1949年9月划归如东县栟北区浒澪乡。当时人口不足1000人。 1954年,全县建起两个农业初级社,一个是新店季帮英合作社,一个就是上杨堡的康视良合作社,取名黎明合作社,第二年,全县农业合作化掀起了热潮,上杨堡、中杨堡和北杨堡合并成黎明高级社。随着高级社集体实力不断增强,又由康贻祥等人组建了海肥厂,建了厂房,钉造了三条大海船从事张簏子、张方等海上捕捞作业,所有权归高级社,1958年下半年,全县实行人民公社化,黎明高级社转为浒澪人民公社黎明大队。不久黎明大队一分为二,南部为七大队,北部划为八大队,海肥厂改名通海渔业大队独立核算。为了方便海上捕捞,通海大队后来迁至斜港,1965年与洋口、靖海的几个渔业大队组建了南港渔业公社。1983年底,人民公社撤销,建立乡村制,7大队为浒澪乡(1995年建镇)杨堡村,8大队为浒北村,1998年小窑村四、五、六、七村民小组并入杨堡村。2001年,浒北村与杨堡村合并为杨堡村。 杨堡为古代杨姓人家在此筑堡防匪,抗击诿寇,堡为砖木结构,外有土墙,高逾丈。相传,明朝初年,一杨姓人家为躲避战乱从北方来到上杨堡落户,一夜暴富。建房时无意之中挖到一缸金元宝,在这块海沙淤集的新垦之地,并无古代建筑,何来金元宝,据说杨氏是个隐士,逃难之前就很有钱财,为了不露富,就编了一套谎言蒙骗当地人。杨氏始祖叫杨世坚,他到了上杨堡后,置田建房,所建庄园,十三个大门进出,打的水井用铜板做底,至今还埋在庄北地下,南有南花园(现在浒洋河边食品站处),北有北花园(现在一组康承银住宅处),中间有荷花池(现在康琴家屋后),东西有马房(东马房在鳗鱼场西边,西马房在康承明家老橱房处)。为了代代富贵,建造了三个龙圹,留做莹地,杨世坚是明朝处士,也就是有钱无官爵的人,死后埋在大龙圹。大龙圹在现在的一组最西边,四边环水,东南边一个大码头进里,大龙圹正南边离围河数丈之远有一个4亩地大的圆塘,名曰越塘,大龙圹是约十亩田大的高丘,解放前,高丘上长着一人多高的红柴草,解放后分给群众开垦种粮,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在黎明一队队长沈植的带领下,一队社员在大龙圹平整土地,把高丘削平,挖出了杨世坚的棺材。坟墓属白衣葬,外廓是圆木制成,木廓内是熟石灰,石灰内是木质外棺,外棺里有桐油之类的液体,内棺就浮在液体内(液体很浓),由整板楠木做成,约1米多高,黑漆如鲜,大明处士杨世坚之柩几个金字光亮如新,十几个青壮年把内棺抬到生产队大场上,浒澪公社,南通专署来人后,运至南通人民公园,开棺后里面的尸体、衣帽俱未腐烂。再后来,棺木又运回生产队,制了几张开会坐的长大橙和几块黑板。可见杨世坚一代处士,那时也是呼风唤雨的人物,想不到死后四百多年还落得个暴尸的下场,生前虽然置下若大家产,但好景不长,子孙不争,横财易来亦易去,最后十三个大门的庄园终成瓦砾,仅留下一处马房北花园处数十棵古柏,荷花池边留下世世代代钓鱼人的足迹,杨世坚的后人也移居到沟北边的中杨堡和北杨堡生活繁衍,上杨堡取而代之的是康姓的介入。所以,现在的上杨堡(一组)康姓居多,几十年前人称一姓庄,中杨堡和北杨堡杨姓居多,其次有陈姓、顾姓、沈姓等。 杨堡村虽然在一般地图上不注名,但在解放前的战争年代还算一个比较重要的地方,他南连白条河,一条水路直达丁堰连接长江,当时一些本地商贩如徐正才,杨大牌子等经常贩壮猪、鸡、鸡蛋等乘帮船到上海,回来再载些茶叶、水烟、洋布、洋火、洋油之类,既供给新四军也卖给老百姓。杨堡往北穿过陶家庄、顾家庄、7里路就到磨担头、枣儿树口子、老坝头,这是范公堤上的三条南北通道,翻过范公堤,就是海边珩场。杨堡人一年四季下小海取文蛤、捞网、张方、张簏子,秋天到灶区里打蒿芉儿等,冬天到灶区里斫獐茅草,战乱时到灶区里躲情况,都是从这三个口子进出。杨堡向东穿过西庙,浒澪镇东庙,王家步口,安舵港,大乱坟场,九里路到栟茶。向西沿着一条5里路长的挻长路过福兴桥就是角斜。在那个战乱年代,敌我双方军政要人、部队从启东、海门往返于盐城、阜宁或泰州、海安、李堡、角斜到黄海滩的,苴镇、长沙的都必须从杨堡穿过。在这块弹丸之地上,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它数次被二黄和-反动派占领,也数次被新四军、武工队所控制。新四军大部队行军经过杨堡,在这里几乎家家都住过粟司令的新四军,1947年4月-“绵阳”部队第49师79旅一个营从栟茶去角斜途经 儿墩,芝麻园、北杨堡等处,被华东野战军第十一兵团第七纵队就地歼灭。 杨堡村地处黄海边,原为海沙淤集而成,土质含碱性,人称盐碱地,好的地方叫夹沙土,夜潮地,一阴地变湿,一晒见盐花,解放前常遇海水倒灌,一般土地只能长些旱粮,如果风调雨顺收点粮食仅能充饥糊口,所幸杨堡有地缘优势,常言道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没饭吃就下小海赚钱或到灶区里弄盐卤烧盐卖钱买粮,没草烧就到灶区里斫獐茅草,所以在这片风水宝地上太富的人没有,太穷的人也不多,外人常说,一进三杨堡,天下没处找,富的不上万,穷的不讨饭。 解放后,在0领导下,整修加固北捍堰,开沟挖河,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海边杨堡人用上了长江水,海水不再倒灌,旱田变成了水田,盐碱地变成良田,旱涝保丰收。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杨堡人相继办起了窑厂,玻璃瓶厂、织布厂、木器厂、绳网厂,鳗鱼场等,手工编织遍全村,杨堡人逐步富起来了,家家住楼房,水泥路村中穿,电瓶车、摩托车、小汽车进农家,到处充满欢声笑语,杨堡人的生活真是吃着甘蔗上楼梯步步高,节节甜,杨堡的明天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