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霞郭村 | 隶属:浮宫镇 |
行政代码:350681104 | 代码前6位:350681 |
长途区号:0596 | 邮政编码:363000 |
车牌号码:闽E | 行政级别:村 |
霞郭村位于浮宫镇东北部,九龙江西溪与南溪汇合处。东面、南面与田头村接壤;西南面与邱厝村为邻;北面与厦门海沧、龙海市角美镇隔海相望,距镇政府3公里,距市政府17公里,全村总面积2.5平方公里,拥有2.7公里的海岸线,现全村人口3639人,890户,辖城内、洲里、草埔头、霞辽、颜厝、港下等6个自然村,16个村民小组。 [历史人文] 建国初期,本村原属海澄县第二区管辖(村、大队命名都用城内称之,于1984年改为霞郭村)。姓氏源流:本村姓氏有郭、陈、颜、洪、林。 1、郭:系原居紫泥镇霞美洋社,明朝永乐年间(公元一四零五年)由郭添寿迁入城内社定居,迄今传衍二十七代,后裔达四万多人,其中旅居东南亚华侨较多,是著名侨乡。 2、陈:明代由今东园镇圳美社迁入定居霞辽社,称陈屠龙为开基始祖。部分陈氏村民在明末清初,随郑成功迁台湾台南市,其中有战功显赫的郑成功主要部将陈泽,字永华,有族谱记载。 3、颜:从海沧迁入颜厝社定居。 4、洪:从海澄镇河福社迁入港下社定居。 5、林:从漳浦县乌石林迁入港下社定居。 郭美丞系本村城内社人,出生书香门弟,早年在集美讲习班就读,进国立东南大学结业;在家乡创办凫溪完全中学。在印尼创办高级商校。曾多次向祖国赠药筹款赈济灾疫区;历任印尼中华商会会长。一九二九年回国参加孙中山先生奉安大典,尔后向上海招商局购买3000顿级巨轮,沉于九龙江南西溪与南溪的汇合处三角水域按为铁马,巩固海堤,确保数万亩良田免遭水患。至今百载,巨轮尚在,石碑犹存,并有胡汉民等高官笔迹。抗日战争时期曾任南侨归国慰问团副团长,在国内曾参修县志,后任国民政府中央侨务委员。 民国初期,华侨郭春秧,沿江填海造田,移植红树林护堤。上世纪60年代,在人民政府的重视下,用人工培育红树林,加强管理,如今沿江一片千亩绿油油的红树林带随风而戈,随潮而荡。被誉称“海上美丽花园”,游客学者纷至沓来。该红树林已列入省级自然生态保护区。 [物产经济] 霞郭村以种植业为主,商业、水产养殖业辅之,主要种植水稻、蔬菜。水产养殖业有淡水鱼,南美白对虾、甲鱼、鳗鱼。由于地处九龙江西溪与南溪汇合处的入海口,是淡水与咸水的交汇处,鱼虾鲜美、味道独特。改革开放以来,60%的以上的村民前往厦门特区经商或务工,现在厦的村民拥有巨资的米店数家、一批实力雄厚的酒店、饮食店和水产批发店,其它具有一定规模的食杂店、小商店就更多了。 闽南特产——土笋冻。据陈氏族谱记载,嘉靖年间陈屠龙开基霞辽社,见海滩布满小孔,挖之得褐黑色小动物(即土笋),经压其内脏,洗净煮沸一试,味美清甜,寒冬结冻,更是可口,相传迄今,是闽南美食一绝,闻名海内外,是喜庆宴席的佳品。全村普及电力供应,大多数人以电,液化气为燃料,100%农户用上自来水,今年又被市列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村,已完成改建及新建中、小型公厕10座,道路硬化2.1万平方米左右,整个村庄交通四通八达,村容整洁,村貌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