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 > 福建 > 漳州 > 地名

文山村

地名:文山村隶属:前亭镇
行政代码:350623102代码前6位:350623
长途区号:0596 邮政编码:363000
车牌号码:闽E行政级别:村
  文山村位于前亭镇北部风柜斗岭西边,是漳浦县东北部最边远的山区,东隔风柜斗岭与龙海市港尾镇东坑村交界,最北端文山村石人头自然村北隔虎形山与龙海市浮宫镇八坑村接壤,最西端文山村官路自然村西隔赤兰溪水库与龙海市白水镇郊边村相望,南隔石过陂水库与马坪镇仙都村相望,东南邻前亭镇刘下村,全村处在丘陵地带,赤兰溪水库延伸到本村的官路自然村,距漳州50公里,距漳浦县城60公里,村道水泥路与市道港佛线相接。  [经济状况与基本设施]全村水田700亩,1969年赤兰溪水库建成蓄水,受淹水田250亩,现存450亩,山地6660亩,农业以种植水稻、蔬菜为主,自种自食。水果以杨梅、龙眼、荔枝为名,全村50%左右的劳动力外出打工,10%的劳力从事采石和运输。  【村落与民居】全村居住分散,村域面积7.6平方公里,辖6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  【历史沿革】 文山,宋朝隶属漳浦县二十三都(辖今漳浦县前亭镇全境、佛昙镇整美村、白竹湖农场全境、龙海市港尾镇全境)安仁乡沙澳里。  元沿宋制,1322年元代至治年间,设安仁乡沙滨里,下设闾、邻,以五家为一邻,五邻为一闾。  明沿元制,明初,县以下设都、里、甲(亦称图),里设里正,甲设甲首,每十家为一甲,十甲为一里。  清初,都以下设乡、保、甲,以十家为一甲,十甲为一保(明朝的“里”改为清朝的“保”),二十三都下辖沙澳、卓岐等十一保。  1929年民国18年全县共设7个自治区,前亭隶属于第五自治区,又称外东区(辖佛昙、马坪、前亭一带),文山村隶属于漳浦东路第五自治区(外东区)前亭保管辖。  1935年民国24年10月,漳浦县将原来7个自治区编并为5区,前亭隶属第三区(又称东区),辖今深土、赤湖、湖西、佛昙、马坪、前亭一带,区署设佛昙),实行保甲制度,在今前亭镇辖域内设文山、楼下(注:今刘下村)、亭林、前亭(注:今大社村、圩仔村辖域)、下尾(注:今庄厝村)、桥仔头、江口、青沙(注:今田中央村、崎沙村辖域)、过港、洛运、后内11保,分属楼下、前亭、江口三联保管辖。文山保隶属漳浦第三区(东区)楼下联保管辖。  1940年民国29年撤销联保,将前亭联保和江口联保合并为前江乡,乡公所设在明末进士陈国器旧居,下辖十二个保:文山保、楼下保(注:今刘下村)、亭林保、前亭保(注:今大社村、圩仔村辖域)、下尾保(注:今庄厝村)、整尾保(注:今佛昙镇整美村)、后内保、桥仔头保、江口保、青沙保(注:今田中央村、崎沙村辖域)、过港保、洛运保。文山保隶属漳浦前江乡管辖。  1944年民国33年前江乡与林东乡(注:今林棣、东坂)及马坪乡合并为前坪乡,乡公所设在马坪,下辖:美锋、后康(注:今后糖村)、文庵、仙都、梧山、林棣、东坂、前亭(注:今大社村、圩仔村)、青沙(注:今田中央村、崎沙村辖域)、桥港(注:今桥仔头村、过港村辖域)、楼下(注:今刘下村、顶埕村辖域)、江口、庄厝、文山14保。文山保隶属漳浦前坪乡管辖。  1949年9月23日,漳浦县解放,28日宣布漳浦县人民政府成立。  1949年10月初,建立佛昙区公所(后改第五区),辖佛昙及前亭各乡,文山自然村、高枝坑自然村、官路自然村、石人头自然村、过坑自然村、倒桥自然村隶属佛昙五区文山乡管辖(注:佛昙五区在前亭镇地方设前亭墟、楼下、江口、田中央、文山5乡)。  1950年10月,在今前亭镇地方设六个乡,前亭墟乡(管辖今大社村、圩仔村)、下尾乡、楼下乡、江口乡、田中央乡、文山乡,属漳浦县第五区(址在今佛昙镇),废除保甲制度。各乡以贫雇农为主体的农会会员大会,以举手选举各乡乡长、副乡长。文山自然村、高枝坑自然村、官路自然村、石人头自然村、过坑自然村、倒桥自然村隶属文山乡管辖。  1956年10月,在今前亭镇地方共设四个乡:前亭乡(管辖今大社村、圩仔村、庄厝村,)、楼下乡(管辖今刘下村、文山村,)、江口乡、田中央乡。各乡召开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推选杨安道为楼下乡乡长、涂建留为楼下乡副乡长。文山自然村、高枝坑自然村、官路自然村、石人头自然村、过坑自然村、倒桥自然村隶属漳浦县楼下乡管辖。  1957年2月设立三个乡,文山自然村、高枝坑自然村、官路自然村、石人头自然村、过坑自然村、倒桥自然村隶属于漳浦县第五区(区公所设在佛昙)楼下乡人民委员会管辖(副乡长许僚天)。  1958年9月公社化,成立佛昙人民公社,设立前亭管理区(时前亭管理区下辖三个生产大队:大社、圩仔、庄厝)、桥港管理区、楼下管理区。文山自然村、高枝坑自然村、官路自然村、石人头自然村、过坑自然村、倒桥自然村隶属于佛昙公社楼下管理区;文山生产社改为生产大队。  1961年7月前亭管理区、桥港管理区、楼下管理区联合召开各阶层干部扩大会,酝酿撤销三个管理区成立前亭公社,并召开第三届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杨生仙为前亭公社社长,庄天来、庄德全为副会长。  1961年8月,正式撤销管理区,成立前亭人民公社,住址定在前亭墟,辖大社、墟仔、庄厝、洛运、田中央、桥仔头、过港、崎沙、江口、后蔡、刘下、顶埕、文山13个生产大队。文山生产大队隶属漳浦县前亭公社管辖。  1984年9月,前亭公社改为前亭乡,13个生产大队更名为各自行政村委员会,隶属漳浦县前亭乡,文山生产大队改为文山村。  1992年2月,前亭乡改为前亭镇,文山村隶属漳浦县前亭镇管辖。  2005年11月,前亭镇政府由圩仔村迁址大社村。  【陆地地形】文山村地属丘陵地带,坡度较缓,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处于古代滨海晚第二纪基性火山喷发地带,所遗留的火山灰造成紫黑色的土壤,土质肥沃,有利于农林牧业的发展。  【经济状况及基本设施】截止2011年12月31日,全村294户,人口1316人,外来人口约9人。全村劳动力724人,其中外出经商打工约352人。  年末常用耕地面积1148.9亩(其中:水田377亩、旱地765亩、菜地6.9亩)、园地880.4亩(其中果园575.72亩、茶园26.68亩、其它278亩)、林地3679.4亩。是许姓的聚集地。主要种植水稻、甘薯、高粱、玉米、花生、果蔗、芝豆、二号豆、红玫瑰和蔬菜,蔬菜品种较多,呈多元化发展。果树主要有龙眼、荔枝、杨梅、桃、李等。特别是杨梅,成为前亭镇杨梅的主要产销基地。宜林的造林,生态环境较好,是一块尚未开发的处女地。欢迎有识之士前来考察投资。  倒桥社地处全行政村的中心点,交通比较便利,1966年建赤兰溪水库时,官路社部分村民迁移到倒桥建新村,随后,村部、小学都迁移至倒桥。1990年架设输电路线,1956年创办文山小学,校园面积1780平方米,建筑面积564平方米,1991年另择址开建小学新校舍12间,建筑面积360平方米,1996年9月建成,层数为2层,总投资171000元。设7班级(包括学前幼儿1班),学生170人,教职员工10人,1993年旧校址改建村部办公楼,1996年通程控电话,现电话和电视及摩托车普及率90%。  村卫生所2间, 基本解决了农民看病难的问题。  有一家规模养猪场(许鹏芳养猪场)在此落户  是前亭镇重要的杨梅产销基地。   【历史人物】文山是许姓聚居地,因时寇乱,许善世与叔父许春秀及堂弟许善德与洪武十三年(1380年)开居文山社,两堂兄弟共创文山居业,被后者以世德公之呼,后分传本村6社,在文山村建祖祠“崇报堂”,其祖源自海澄溪尾村。溪尾许姓源自江西吉安,分传到本镇刘下村的鲁寮社及龙海市港尾镇的后坑、侯厝、大庙等社及台湾、金门等地。  【文物古迹】  现存许氏文山祠堂(崇报堂)一座,石建大圆楼(大安楼),俗称雨伞楼,在官路社,清嘉庆七年(1802年)许文臣建,全部用条石砌筑,几遍錾凿,由于构件准确,楼墙坚固,今尚存,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山寨,为从前村人的御寇建筑,今尚存3座,官路社后小山上的有古松树数株,造型美观。  【新中国人物】  许祥瑞,中学高级教师  许小川,龙海市交警大队
你可能对下列地名会感兴趣
漳州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