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 > 安徽 > 蚌埠市 > 地名

马城镇

地名:马城镇隶属:禹会区
行政代码:340304101代码前6位:340304
长途区号:0552 邮政编码:233000
车牌号码:皖C行政级别:镇
辖区面积:119.1平方公里
简介
孝仪村  孝仪村是马城镇孝仪区政治、文化、经济中心,辖15个村民小组,862户农户,3471人、劳力2100余人,马孝公路贯穿东西南北,是孝仪区交通枢纽,耕地面积……[详细]
杭刘村  杭刘村隶属秦集镇,位于天河西岸,邻近206国道。村内辖7个自然村,615户,总人口2116人。其中党员35人,流动人口500人,劳动力人口1050人,全……[详细]
草寺村  草寺村隶属秦集镇,地处蚌埠市禹会区秦集镇天河西岸。村内辖6个村民小组,256户,总人口1056人。其中党员20人,流动人口200人,劳动力人口520余人……[详细]
花郢村  花郢村隶属秦集镇,位于天河湖西岸,与怀远县交界。村内辖5个自然村15个生产小组,869户,总人口3242人。其中党员49人,全村耕地面积3416亩。……[详细]
禹会村  禹会村隶属秦集镇,是大禹会诸候之圣地,历史悠久。禹会村庄位于荆涂山南五里,西紧靠二0六国道,往西有淮河,淮河西岸荆山湖内现有耕地千余亩,与怀远县陈咀、钱……[详细]
前郢村  前郢村隶属秦集镇,地处蚌埠市206国道东首,淮河东岸,禹会村南首,南与马城镇相邻,东与冯嘴村相邻。村内辖5个村民小组,570户,总人口1771人。其中党……[详细]
冯嘴村  冯嘴村隶属于蚌埠市禹会区秦集镇,全村辖14个村民小组,农户780户,总人口3000余人,其中党员48人,劳动力2000人。全村拥有耕地面积4000余亩,……[详细]
张湾村  位于淮河东岸的张湾村,距马城镇8公里,该村现有12个村民小组,618户居民,总人口2897人,村组干部6人,党员29人,其中无职党员5人。集体耕地面积2……[详细]
简介
朱村村  朱村位于原孝仪乡政府以南1公里处,农用地面积4570亩(其中耕地4322亩,林地248亩);下辖18个村小组,总户数1013户,总人口4252人。道路硬……[详细]
广德村  广德村隶属秦集镇,位于天河上游,地处安徽省蚌埠市禹会区秦集镇西南部。 广德村辖12个村民小组,580户,总人口2271人,其中0党员28人,耕……[详细]
后程村  后程村位于马城镇以西12公里处,全村耕地3928亩,林地551亩。下辖17个村民小组,698户农户,总人口2894人。全村劳动输出达800人,农民人均纯……[详细]
立新村  立新村位于现有人口3490人,有村小组17个,辖区内有耕地面积 5772亩,林地面积325亩,去年人均纯收入3174元。村民以种植和养猪为主。 ……[详细]
黄郢村  黄郢村位于马城镇西北部,人口3781人,辖16个村民组。地形为平原地带,以小麦、稻子和大豆为主导农业产品。  近几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开展,……[详细]
黄庙村  黄庙村位于怀远县马城镇东南八公里处,东面毗邻天然湖泊天河,西面206国道依村而过,交通便捷,风光秀丽,自然资源丰富,全村共有人口约三千人,占地面积七千亩……[详细]
庙前新村  庙前新村,是一九九一年特大洪涝灾害后,在上级领导关怀下,特别是在-总书记、朱溶基副总理亲临指导下,为安置庙前地区房屋全倒户灾民永久性住房的重建家园工程。……[详细]
梅姚村  梅姚村有良好的交通区位优势,国道206贯穿其中,与镇距5公里。全村交通网络较为完善,都实现了道路水泥硬底化。村委会在抓好改善村道建设的基础上,同时抓好文……[详细]
胡圩村  胡圩村位于怀远县马城镇,全村辖10个村民组,人口3600人,耕地面积4211亩,共有党员63人。近年来,村党组织一班人紧紧围绕“抓党建,促发展”这个主体……[详细]
马城村  马城村位于马城中心区,是全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镇政府所在地,也是全镇商业和农副产品的交易基地。总人口2960人,建成区总用地44.1公顷,城镇主要……[详细]
五淮村  五淮村距镇政府所在地约3公里,耕地面积44166亩,林地面积4386亩,现有18个村民小组,农户891户,人口3690人。由于该村位于县乡公路沿线,因此……[详细]
白衣村  一、基本情况 白衣村位于马城镇区西南部4公里,东距206国道2.5公里,南距孝仪中心区2公里,西邻千里淮河。 1、农户数:1……[详细]
西程村  西程村地处孝仪工业园附近,马孝路自东向西穿境而过,形成便利的交通网络,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全村耕地面积4008亩,林地37亩。下辖14个村民小组,692……[详细]
  1、地理位置。  马城镇位于怀远县东南部,距县城10公里,东邻天河,与蚌埠市禹会区秦集镇接壤,南与淮南市上窑镇分山而治,西临淮河,与常坟镇隔河相望,北与荆涂风景区相连,中夹国营十二门塘水稻良种场。  2、面积。  全镇政区面积157.8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3万亩,人均耕地1.5亩,东西最大距离12.3公里,南北最大距离15.6公里。  3、自然环境。  ①地形、地貌:  马城镇位于淮北平原南缘,沿淮丘陵东南部,镇域南部为大洪山山脉,呈东西走向,东部、西部分别毗邻天河、淮河,地势较低洼,尤其毗邻天河西侧的部分村庄常受洪涝灾害。镇整体地形为南高北低,东西两侧低洼。东部属缓坡岗地和浅洼平地,西部属泛带平坡地,南部属丘陵堆积带。  ②气候:  马城镇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主要特点: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热资源丰富,雨量适中,无霜期长,季风明显。夏季以东南风为主。降水、温度在年际、年内变化较大,表现为冬季干寒,夏季炎热多雨。平均降雨量903.2mm,年最大降雨量为1559.5mm(1954年),年最小降雨量442.1mm(1978年),6至9月份降水集中,为年降水的60%,11月至来年2月降水量最小,仅占年降水的10%,年均蒸发量1626mm,潮湿系数0.7,相对湿度70——80%,年均气温15.1°C,极端最高气温41.5°C,极端最低气温-24°C,全年无霜期200-220天,冻结最大深度0.16m(1956年11月10日)。  ③山脉河流。  河流:马城镇境内主要河流为淮河、天河、独山河、龙南新河(人工河),水面面积大约为2829.71公顷。河网密度一般。径流总量一般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水两部分。地表径流深度一般在2.5-2.6米之间,地下水常年深度1.5-2米之间,旱年可达2.5米。多年平均降雨入渗补给量为250毫米,中等干旱年份降雨入渗补给量为210毫米,干旱年份降雨入渗补给量为170毫米,降雨入渗为地下水的主要来源。  湖泊:马城镇境内湖泊主要有孔津湖(怀远四大名湖之一),位于淮河右堤苏黄段内,荆山湖(怀远四大名湖之一),与孔津湖隔河为邻,黄郢水库、禹庙水库。孔津湖现已改造成为“十里稻花香、满田泥鳅肥”的生态良田和水产基地。“孔津湖牌”泥鳅飘洋过海,出口韩国。  山脉:大洪山是马城镇,也是怀远县南部群山,属淮南丘陵区,西自淮河右岸新城口,东至禹庙,延绵10余公里,大小山峰10余座,海拔均不足200米。超过100 米的有:大峰山(111米)、大白山(130米)、大磨山(164米)、赤坝山(126米)、尖山(136米)、钱家山(130米)、姜家山(168米)。  4、自然资源。  ①生物资源  马城镇境内有植物200多种,动物100多种。  a、植物  粮食作物:小麦、大豆、山芋、绿豆、红小豆、谷子、豇豆、水稻、玉米、蚕豆等;  经济作物:花生、红麻、薄荷、大蒜、蓖麻、油菜、芝麻等;  蔬菜类:白菜、韭菜、萝卜、茄子、豆角、辣椒、大蒜、梅豆、西红柿、马铃薯、地瓜、洋葱、大葱、芹菜、菠菜等;  瓜果类:南瓜、葫芦、冬瓜、西瓜、甜瓜、苦瓜、北瓜、桃、李、杏、梨、枣、石榴、柿子、菱、藕等;  野生药材:半夏、半枝莲、半边莲、马齿苋、酸枣、菟丝子、野薄荷等;  树木:大官杨、沙兰杨、法梧、泡桐、槐树、椿树、刺槐、榆树等。  b、动物  主要有:禽类、鸟类、龟类、虫类等百余种。  ②土地资源  马城镇位于淮北平原南部,为下降堆积平原,有较厚的土层和矿层,在砂层中含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境内第四纪地层比较湿润,有湖泊沉积物和残积物,粘土、亚粘土、粉细砂土交替沉积。据初步调查,由于受地形、成土母质和人为活动等因素的影响,形成潮土、棕壤土等二等土。  全镇现有土地总面积15784.48公顷,其中耕地面积9947.3公顷,林地1269.44公顷,未利用土地293.78公顷;水域2829.71公顷。  ③矿产资源  马城镇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矿产资源。石灰岩资源主要分布在镇南部的大洪山,品位高、质量好,矿石裸露,易于开采。镇东部有丰富的铁矿,现有的生产能力可以开采30多年。大洪山东部还有名闻遐迩的观泉。新城口至马头城之间的淮河内蕴藏大量河沙,是建筑的上等材料。  5、自然灾害。  风:马城镇属暖湿带半湿润季风气候,风主要为台风和龙卷风,冬季以偏西北风为主。  雨:马城镇年均降水量为903.2mm,年最大降水量为1559.5mm(1954年),年最小降水量442.1mm(1978年)。6-9月份集中年降水的60%,11月至翌年2月降水量最小,仅占10%。  冰雹:冰雹常在夏季对流天气出现,但冰雹不大,一般不会给农业生产和生活带来灾难。  冻:马城镇处在淮河右岸,年均气温15.1°C,极端最高气温41.5°C,极端最低气温-24°C,全年无霜期200-220天,冻结最大深度0.16m(1956年11月10日)。  病虫害:病虫害以旱地作物或水稻病虫害为主,水稻病虫害以纹枯病、卷叶螟、稻飞虱为主。  6、政区沿革。  马城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远在4200多年前的尧、虞时代,这里就设有涂山氏国,是涂山氏族聚居之地(荆涂春秋)。  秦代公元前221年在这里设当涂县(安徽省情)。  公元前137年,西汉建元四年,设当途侯国,地址先设涂山北麓,后被淮水淹圮,移筑马头城(怀远县志),汉武帝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封魏不害为当涂侯,属九江郡,涂山也改名为当涂山(大清一统志)、(汉书·地理志)、(怀远县志)。  王莽新朝时(公元前9-25年),当涂改称山聚。(怀远县志)  东汉时,复置当涂县(安徽省情),(怀远县志)。  三国时,属魏境,当涂县废、(怀远县志)。  西晋太康九年(公元288年),再设当涂县属淮南郡(安徽省情)、(荆涂春秋)。  东晋成帝咸和五年(公元330年),侨立当涂县于江南(今当涂县境), 废古县为马头城(大清一统志)、(辞海1210页)。  东晋安帝元年(公元397年),置马头郡(因山形立名),治所在马头城。辖境约当今安徽怀远及蚌埠市西部地区(辞海)。  北齐,设荆山郡(以山立名)。改马头郡为马头县,为荆山郡治所(辞海)、(怀远县志)。  隋文帝开皇元年(公元581年),废荆山郡,改马头县为涂山县(以山立名),属钟离郡(辞海)、(怀远县志)。  唐高祖李渊武德七年(公元624年),涂山县并入钟离县(怀远县志)。  五代十国属南唐;后周,赵匡胤征南唐,在马头城设镇淮军(怀远县志)。  南宋时,马头城一度沦为金人之手,宋高宗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韩世宗收复淮北失地,再置荆山县于马头城。宋理宗宝祐五年(公元1257年),设怀远军,辖荆山县(怀远县志)。  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二十八年(公元1291年)元月,撤废怀远军,与荆山县合并,定名怀远县,治所改置今怀远城关(怀远县志)。至此,马头城作为方国、县、郡治所地早于怀远县城1500多年。  明,属江南省凤阳府怀远县(怀远县志)。  清,属安徽省凤阳府怀远县(怀远县志)。  清康熙十年(1671年),县以下设置都图,一直到清末(1911年),时马头城境分属10都3图、5图、7图、10图。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废都,改图设方,方下设保,设马头城方。  民国五年(1916年),改方设区,马头城区为第二区。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实行保甲制,全县设10个区,马头城区为第二区,辖76保、804甲。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全县并为5个区,马头城仍为第二区。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二月,马头城沦陷,全县65%以上土地被日伪军盘踞。翌年,日伪政府划设6个区,马头城为二区。  民国三十年(1941年),实行区、乡制,全县设6个区马头城区仍为第二区,辖马头城、禹帝庙、考城、龙头坝、上窑、孝仪6个乡。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八月,抗日战争结束,民国县政府设5个区。马头城区仍为第二区。  1949年1月,怀远解放后,马头城划属凤阳县。  1952年,凤阳县宫集区划归怀远,改名为马城区,辖上洪、白衣、孝仪、马城、秦集、草寺、新城、花郢、仁和、庙前、宫集、西泉、仲集、钟井14个乡。  1958年9月,撤区建社,设马城人民公社和孝仪人民公社。  1964年5月,恢复马城区,辖马城、孝仪、禹庙、上洪4个人民公社。  1969年2月,撤区并社,复设马城人民公社和孝仪人民政府公社,成立公社革委会。  1980年1月,设区划社,复设马城区,辖上洪、白衣、马城、孝仪、禹庙、新城、庙前7个人民公社。  1984年1月,以社建乡,以队建村,公社改称乡,大队改称村民委员会。  1992年3月撤区并乡,撤马城区,设马城镇和孝仪乡。  2004年4月,乡镇区划调整,孝仪乡整建制划归马城镇。  7、镇区现状。  2004年4月,乡镇区划调整,原孝仪乡整建制划归马城镇;原马城镇的上洪、下洪、杜郢、涂山、陈郢、徐郢、韩郢、冷水等8个村划设荆涂风景区。全镇现辖24个行政村,320个村民小组。  8、人口。  马城镇现总人口为8.13万人,城镇及非农业人口为15312人,占总人口的20%,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515人。民族主要是汉族,只有极少数回族。性别构成,其中男性为48617人,女性为32683人;文化程度构成,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占16.7%,初中占23.6%,小学占43.5%,文盲半文盲占15.2%;劳动力构成,其中青壮年劳动力为53183人,包括男劳动力32845人,女性劳动力20338人;家庭主要以一家三口、一家四口为主,其中一家三口的占32%,一家四口的占47%,其它占21%;姓氏构成,李、王、胡、蔡、马、刘、成、张等姓氏人口较多。  9、名胜古迹。  马城镇现有的名胜古迹,主要有206国道927公里处的观泉,洪集中学院内的古银杏树,马头城北0.5公里小新庄南的当涂县城遗址等。
你可能对下列地名会感兴趣
蚌埠市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