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北海
陈北海(1908—2002)陈北海,号溥源,1908年5月出生于新余市渝水区水北镇陈家村,父名德斋,学甚富,因清末废科举,未应试,人称“不第秀才”,擅长欧体书法,设私塾于本村。陈北海八岁随父入塾启蒙,对学习要求很严,学书初临成亲王、颜鲁公、柳公权、赵孟頫诸家法贴。所读书籍,从《三字经》至《四书》、《五经》,闲时插读《千家诗》和《唐诗三百首》,先学汉字四声平仄,再习对课,由简到繁,从此奠定学诗基础。从小爱好图画,乡间苦无画本,偶尔发现书籍封面、小说插图、香烟画片等,如获至宝,由欣赏而临摹,这都是引起他对诗、书、画爱好的动机。因家境清贫,而求学心切,十八岁才央求亲友借贷,得以考入江西省立五师附小五年插班,每周有习字、图画课,有专师指导,书画得以入门。次年毕业,因贫失学在家。1928年秋江西省立乡村师范创办于南昌伍农冈,不收学膳费,半农半读,几经严试,得以入校肄业,经师长启发指导,对书画兴趣更浓。书法除晋唐楷书之外,兼临汉魏碑及赵之谦、郑板桥字体,国画则对梅、兰、菊、竹及翎毛、博古较有兴趣,每次在校举行书画展览,均获得好评。1932年上学期乡师毕业,任南昌市立东坛巷小学语文图画教师,后抗日战争爆发,南昌屡遭敌机轰炸,小学解散。为了抗日救亡,乃转入民众组训工作。1944年春,又恢复粉笔生涯,任南昌县中教导主任兼语文、图画教师。1945年日军投降,南昌光复,是年秋转入江西省立南昌二中,任教语文,从此对艺术接触面广,视野较宽,书法渐有所进,行草之外,兼临隶、篆、金文,取诸家之长,形成自己独特风格,为时人所赞赏,求索者渐多,经辗转介绍为东南亚及港、澳亲友书写商招、屏联者不少。1949年9月,由南昌二中调新余中学任文、史、美术教员,每于课余抱着为人民服务精神,不计报酬,有求必应,索书商招、街牌、标语等不可胜数。在“文革”中下放农村四年,从事农牧生产工作,1973年政策落实,恢复教师原职,1976年1月退休。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彼时虽已年逾古稀、文艺活动频繁,仍豪情满怀,挥毫泼墨、吟诗填词,施展所好。在八旬寿辰时曾举行第一次书画展览,颇得好评。此后,书画活动。更应接不暇,本市活动姑且不计,仅省级以上活动不下数十次,分别获得入选证、荣誉证、收藏证、奖状、奖金、纪念品等甚多。在90年代后期,全国书画艺术活动有如风起云涌,各地书画艺术团体、院校如京、沪、深、港、鲁、豫、苏、浙、闽、粤、桂、湘、鄂、内蒙、新疆以及日本、韩国、新加坡、泰国等海外华侨艺术团体,都纷纷来函邀请参加各种大型书画展览、大赛、展销、勒碑、收藏、出刊、编印书画名人录、辞典、博览等,有的授予院士、编委、顾问、名誉院长及理事等头衔、数以百计,纷至迭来,当经考虑在艺术观点上,经济条件上,文化弘扬上着眼,分别予以酌情取舍,惟开封“翰园碑林”、湖北鄂州“元极碑林”先后予以勒石,并寄来碑托,山东荷泽《中国书法美术家艺术精品展》应邀参加获银奖并发给银质奖章一枚、《跨世纪艺术名人证》一张,1997年江西省老年书画协会举办庆香港回归书画展,获参展证及《大型书画作品集》各一份,同时参加华东六省“庆香港回归书法联展”获参展证及《华东六省书画联展作品选集》各一份。1997年新余市老同志、市老年书画协会、市教委联合主办陈北海九旬寿辰诗、书、画展览,省、市党政领导题词,《江南都市报》、《新余日报》、《新钢报》及新余电视台分别作了专题报道。其作品及艺术简介已入编:《新余风物录》、1990年《江西文艺史料》第八辑、《中国现代书画界名人大辞典》、《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中国美术书法界名人名作博览》、《中国书画名家签名钤章艺术总览》、《中国老年书画家大辞典》、《国际名人总集》(中国部分)、《中华人物辞海》、《江西省志》(文化艺术志)、《北京世纪之交书画作品展集》等。陈北海曾任新余市政协第一、二届委员、新余市书法家协会主席、江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西诗社社员、江西省老年书画协会顾问,新余市老同志、老年人书画协会名誉主席、新余诗社顾问,淮海书画院名誉院长等。陈北海具有中国知识分子的正直高洁的优良品质,他一生淡于名利,不慕虚荣,谦虚谨慎,诚恳朴实,不阿权贵,在半个多世纪的教学和艺术生涯中,辛勤耕耘。他的学生众多,桃李满天下,有政府要员,有科技尖子,有工商成功者,更有艺术后来人。北京中国画院研究院院长,享誉中国画坛的刘勃舒教授是其在南昌二中任教时的学生。他教子有方,二女三男,有医学教授、专家,有总工程师,有政府官员。他的大儿子、二儿子分别继承了他的书画才能,成为江西省书法协会会员。陈北海行书作画,不哗众取宠。志得意满时,不忘乎所以,虚怀若谷,心谦身平,淡然置之。陈立夫赠他的四字“厚德载福”,正是他的人生写照。2002年3月7日,陈北海在新余逝世,享年95岁。
来源:渝水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