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 > 山东 > 莱芜 > 地名

中榆林村

地名:中榆林村隶属:茶业口镇
行政代码:371202110代码前6位:371202
长途区号:0634 邮政编码:271100
车牌号码:鲁S行政级别:村
  中榆林村位于莱城北34公里、茶业口镇政府驻地南18公里处。村中现有耕地343亩,165户,434口人。据王氏墓碑记载,王姓由东昏峪(旧名)迁此。明万历年间,胡姓早居,现村中有黄、王、张、杨、郭、谷7姓。  清《莱芜县志》载:“石城堡•中榆林”。抗战初期中榆林隶属莱芜县雪野乡;1942年日军入侵茶业根据地,该村又属抬头区(后改为淄川县新六区);1946年隶属茶业区;1950年该村属榆林乡;1958年初隶属腰关乡;1958年10月人民公社成立,该村隶属腰关人民公社;1959年公社合并,中榆林隶属茶业公社;1980年茶业公社改称茶业管委会;1984年改称茶业办事处,该村隶属玉门乡;1985年,茶业办事处分腰关乡和茶业乡,该村隶属腰关乡;2001年茶业乡和腰关乡合并为茶业口镇,该村隶属茶业口镇。  中榆林村有许多人以做“石匠、泥瓦匠”维持生活。远在清末村里的“石匠、泥瓦匠”的手艺就名传四方,现如今村中人继承老一辈的传统,已有近一半的劳力当了石匠、瓦匠,成了名副其实的“石匠、瓦匠村”。一到农闲,他们便组织起来,下博山,闯莱芜,挣钱不少,生活逐渐富足起来。  中榆林村人有悠久的革命传统。民国时期,村民积极参加抗租、抗税的斗争,坚决抗击了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  中榆林村地处莱北山区,抗战早期便成为党组织经常活动的场所。1939年村民郭克良在华山大舟院第一个入党,并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北上参军。其后村民积极入党,一时党员队伍迅速壮大。1941年日军进攻茶业根据地,并在东榆林村设分据点。党组织遭到毁灭性破坏,但村民仍积极抗日。在党的领导下,成立了自卫队、青年团、老年队、农会等组织,配合我党利用有利的地理条件对日军进行偷袭。因而1941年农历7月28日,该村遭到日本鬼子的扫荡,全村化为灰烬,黄兴吉、黄庆路之妻等人被日军刺死。同时该村有近一半劳力被抓,到辽宁抚顺服劳役。后来在抚顺开饭店的同乡黄庆林的资助下偷偷返回。  1944年日军退缩,村民积极响应党的号召,积极加入民兵连,踊跃参军。涌现了许多优秀的事迹与革命战士。1947年,村中民兵在黄庆功的带领下配东榆林村民兵在老猫窝对1300多名-溃逃军进行了伏击。郭克良参军后,曾三过家门而不入,一时传为佳话。他还积极组织军队利用夜幕的掩护,骑着毛驴东下博山,摸岗楼、炸碉堡,作战非常勇敢。济南战役中因战功显赫被任命济南市-局长,后又被提升为山东省水利厅厅长。杨永德历经三大战役,参加过解放海南岛和抗美援朝战役。  新中国成立后,黄庆路开始负责本村工作,他组织村民于1953年开始加入初级合作社。到1955年,全村95%的加入初级合作社,同年本村有了第一任党支部书记——杨永德。1956年加入高级合作社。1958年又进入人民公社。  中榆林村地处山区,土贫地薄。历代村民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发展生产,提高收入。  1966年,村民从吉山聘请老师种植花椒树,现种植已形成规模,年产量可达20吨,因此中榆林很早便成为这一带有名的“花椒村”。  1968年,村民在村北山后建成30亩苹果园,是当时附近村庄唯一的苹果园,后经个人承包改成桃园,因其独特的土质,桃个大味美,可与肥桃媲美。  除调整产业结构外,村民还广修水利。中榆林现有机井12眼,2000年又在村前建成小型拦水坝l座,又对旧有的水库和南北水渠进行了修复、改造。1998年,村民还修建了两条生产路,北可直通山后桃园,南可到黑峪,总长15公里。  村中的经济发展了,村民的思想也更开放了。谷家亮第一个到东北贩运木材,建成木器厂;张志业等人还成立了建筑队,下博山,闯莱芜。  因地处山区,交通闭塞。直到1958年该村才在莱芜沼气办的扶持下,率先使用沼气发电,成为莱芜市使用沼气发电最早的村庄。中榆林村人自古很重视教育,1928年曾与东榆林村合办私塾。1966年本村建起第一所全日制小学。1974年又与周围三村合办榆林联中,1990年合班并校时,榆林联中并入腰关中学。先后考取了20余名大中专学生。  时代的脚步,向前迈进,中榆林村人也在与时俱进。将来的中榆林村会更加美好。  *数据来源于莱芜市人民政府网站
你可能对下列地名会感兴趣
莱芜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