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上温峪村 | 隶属:茶业口镇 |
行政代码:371202110 | 代码前6位:371202 |
长途区号:0634 | 邮政编码:271100 |
车牌号码:鲁S | 行政级别:村 |
上温峪村位于莱城东北44余公里、镇政府驻地西南11.5公里处。东南紧邻中温峪,西北与船厂一山之隔,西南有环山路与上石臼相接。全村共35户,106口人,耕地105亩,林果面积百余亩。 上温峪村,据韩氏族碑记载,明朝成化末年张姓建村,因临中温峪,以村名村冠一“上”字,故名“上温峪”。 上温峪村又名发家峪。据说张姓中有一人,名叫张其凤,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游玩至此见四季如春,林茂水清,遂居住下来。忽一日发现村口多一巨石,斜倚在小河上,状如元宝。据此,他断言,此地日后必将兴旺发达。于是在石上用手刻下了“兴隆石,发家峪”六个大字,因此,后人又把上温峪村叫发家峪。上温峪村地处丘陵,四面环山,成一小盆地状。东为秋子顶,西依松子寨,南接旋风顶,北靠黑山。 据清《康熙莱芜县志》记载:“石城保•上温峪。”上温峪村原为自然村,与下温峪、中温峪为一个行政村。1939年6月建立两乡一镇,隶属汇源乡,属莱芜七区的雪野区;1941年后隶属腰关乡;1951年属莱芜十一区,后称茶业区;1958年撤区划归腰关乡,翌年3月合并为茶业人民公社;1985年3月,公社改为办事处,11月撤处并乡,分为腰关乡和茶业口乡,隶属腰关乡;2001年两乡合并为茶业口镇。 上温峪村,依山傍水。西边的松子寨,分南北两寨,地势陡峭,易守难攻,为兵家必争之地。抗日战争时期,日军曾在此安据点,现在山上还残存有据点遗迹。山上松柏长青,松涛阵阵,虫飞鸟鸣,旅游开发前景广阔。且山中多名贵中草药,有很大的经济价值。村头兴隆石,石上平坦如砥,旁有柿子树为伴,绿树掩映中,更显石的神奇。村中小河,清澈见底,常年不绝。麦收时节,河蟹多,且肉质鲜美,为当地名吃。 上温峪村民自明朝末年聚居迁此,繁衍生息,村中现有张、韩、李、高、刘5姓,其中以韩姓居多。村民不分宗族、贫富、多寡,世代和睦相处,民风淳厚。由于村落小,一家有红白公事都是由全村帮忙张罗。村人勤俭持家,安守本分,多勤于耕作,善管理果树和放牧。村中做小买卖者多为韩姓,有做牛羊经纪的,有干小经销的,有带包工队的,木匠、瓦匠自不必说。李、高、刘等姓人口较少,且多为外来人口,其中也不乏聪明之人。李姓多在村中担任职务,如李迎刚1944年入伍,同年入党。退伍后干了将近半个世纪的村长、村支书、大队长等职,是村中的“活字典”。高庆安,少年时其父被日军所害,为报父仇,毅然参军,战斗中十分英勇顽强,多次受到嘉奖。 1979年上温峪村成为独立行政村.1982年,村里成立党小组,次年成立党支部。1983年村两委换届选举,李金玉当选书记,自此揭开了温峪村历史发展的新篇章。 过去上温峪村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村民生产和生活都很困难。只有少数人结伴到博山等地打工:,大多数村民还只是进行着原始的农业生产,村里没有一间瓦房,是当时出了名的“山荒水穷,飞鸟不至”的穷地方。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现如今,上温峪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83年,新任支部书记李金玉提出了“靠山吃山,吃山养山”的思路,他们先后投资50多万元,投工10多万个,在山上山下建蓄水池l5个,水库3座,拦河坝25座,使全村80%的土地达到旱涝保收。同时,村里植树造林300亩,为所有的荒山披上了绿装。荒山绿化后,村里又发挥饲草多的优势,发动农民发展畜牧业。目前,全村达到了人均3只羊,户均一头牛。他们还奋战三个冬春,开通了连村路和环山营林路。 现如今,村民的生活有极大的提高,草房子变成了一座座整齐的大瓦房,家家吃上了自来水,闭路电视也通到了村里,村中70%以上的家庭装上了电话:1985年,在新一届村委的带领下,进行了旧村改造,拓宽了村里的中心大街和通向山外的大道,加强了与外界的联系。村民的畜产品和林果产品直接通过汽车运销到全国各地。为保障村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村里建有治安巡逻队,多由村干部和青壮年组成,每天夜里都要巡查全村。日子长了,村里治安秩序特别好,真正达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解放前,上温峪村没有学校,村中识字的人没几个。直到1962年,才有了第一所村办小学,韩秀富为第一任校长。他集校长、班主任、教师于一身,一干就是几十个年头,直到1990年,因病去世。1994年合班并校后,并入中温峪小学。近几年,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尊师重教蔚然成风。到现在为止,村中陆续走出了10多名大中专学生。这对人口少的上温峪村来说已是天大的喜事。村中第一位大学生高长峰,现在曲阜师范大学读本科。全村逐步形成了学文化,用科技的良好村风。 上温峪村人,世代居于此,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绵绵不绝。他们以山里人的淳朴,山里人的勤劳,在大山的怀抱中开拓出了一片晴朗朗的天。 *数据来源于莱芜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