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 > 山东 > 莱芜 > 地名

大渔池村

地名:大渔池村隶属:寨里镇
行政代码:371202108代码前6位:371202
长途区号:0634 邮政编码:271100
车牌号码:鲁S行政级别:村
  大渔池村位于莱城西北25公里处。北接郗渔池村,南至苏坡村,东与戴渔池、东渔池为邻,西靠羊丘山。耕地1854亩。510户,人口1663人。  据重修月梅桥记载,该桥与村东堂子庙,村西观音庙,均创修于唐朝以前,足见始建村在唐朝以前。原名新庄子,因村南有渔池泉,易名渔池;因重名,称大渔池。  据康熙《莱芜县志》载:“旧寨保•大渔池。”史载,民国初年,大渔池村属八区寨里保;1941年5月至1945年10月,莱芜划分为三县,大渔池属莱北县双池乡;后莱北县撤销。1957年大渔池与东渔池、戴渔池三村联合成立高级社,1958年大渔池属寨里人民公社;1984年3月,公社改为办事处,寨里下设三乡一镇,大渔池属公王乡;1985年10月,撤办事处并乡建镇,大渔池又归属为寨里镇。  大渔池村民自唐朝以前聚居此处,繁衍生息,村中有苏、王、赵、宋、彭、刘六姓,苏姓居多。,明洪武初年苏氏老祖迁此。  民国初年,匪患四起,勇敢的大渔池村-合东、戴渔池组成了红枪会,在羊丘山顶筑起了围子墙,以抵抗土匪。围墙高一丈有余,倚山势而建,环山顶一周,约一华里。墙体全部由石块筑起,在东、南、北三面设有寨门,四面设有隙望哨口。围子内建有大小石屋三百余处,供村民在土匪来扰时居住。1913年,村民凭借自己的勇敢和智慧用尿湿衣退敌兵的故事成为美谈。1939年日寇侵占莱芜,并在寨里、宜山、孤山村安据点,大渔池地处敌占区中心。鬼子疯狂扫荡,五次洗劫了大渔池村,先后抓走青壮年100余人,炸毁村东堂子庙,杀死2人,烧毁房屋140余间。鬼子的野蛮行径没有吓倒大渔池人民。1939年1月,在学校入党的苏曰振、苏武之回村,秘密发展党员,建立了大渔池第一个党支部,苏曰振任书记。成立了民兵队伍,用土枪、土炮和石雷,同鬼子展开游击战。1942年,寨里、宜山据点的鬼子汉0联合出动,兵分两路袭击大渔池。民兵在村东“沙盖子”,石灰窑和村南“官碑”、陵地设下埋伏,伤鬼子汉010余人,激战两小时打退了敌人。解放战争开始以后,大渔池30余人集体参军、支前。村民们献粮、献棉、献物品,把自家的铁锅、鏊子,庙里的千年铁钟等献出来支援八路军造炸弹。1943年,村民苏方孝等30余人,一夜步行80余里,把2000余斤粮食送往上游镇杏树林村。1947年1月6日,全村人民积极配合解放军,参加了羊丘山战斗。1960年民兵苏玉楷出席全国民兵代表大会,奖励自动步枪一支。革命战争年代,大渔池有十几位优秀儿女为革命捐躯,许多热血青年为追求真理,义无反顾,南征北战,为国家作出了较大贡献,成为大渔池的骄傲。  大渔池地处丘陵,山地多,十年九旱,祖祖辈辈靠天吃饭。解放后,人们开始重视治山治水,也只是小打小闹,修修补补效果不显。1971年,寨里公社赵祉善主任率全体干部村民组织起“农业学大寨”大军,开赴羊丘山安营扎寨。大渔池村内村外,各级办公室及铁工、木工、医务、炊事等房统一安排建好。吃、住、办公全在工地,整个羊丘山,成了人的海洋。漫山遍野红旗招展,工地上钢钎叮当,道路上人来人往。口号声,号子声响成一片。大渔池村民既要完成应分的任务,又得安置好所有参战“客人”,还得与全社兄弟一道夜以继日,拼死拼活。皮破了贴点胶布,肉伤了抹点药水,累急了喘息片刻,硬是将羊丘山东麓的偏坡、零星小地改造成整齐划一、石砌如壁的层层大梯田。全社人民热烈欢呼,大渔池人民更是兴高采烈。因为这集体的智慧和团结的力量,为渔池村撑起了更壮丽的门面。  大渔池的村民,尝到了社会主义的甜头,继续苦战山河,共增加土地400多亩。筑起了4条宽6米,总长6.5公里的环山路,拖拉机开上了山顶。在村西老石窝、犁沟北山坡和村南建起了高9米、宽1米、长100余米的扬水站四座。1980年,大渔池村先后打深井13眼,埋设管道12000余米,总投资68万元,实现了全村各处农田水利化。有了当家水,旱涝地变成了丰产田,荒山变成了聚宝盆,实现了“山上果园绕山转,山腰生姜和大蒜,山下养殖和菜园”的种植模式,结束了祖祖辈辈只种地瓜的历史。  大渔池村民充分发挥了靠山吃山的优势,在采石业方面大做文章,由石料开采向生石灰烧制与加工,石子的加工,运输业方面发展,逐渐形成了以采石业为龙头,带动全村加工业、运输业发展的格局。购置了10部风钻打眼机,使五个石子厂,都改变了锤敲钎凿的工作方式,大型石灰窑6个,由过去单纯生产生石灰转向石灰粉,石灰膏的综合生产。拖拉机200部,形成了生产运输销售一条龙的生产模式。1976年,大渔池在计划经济时代就一马当先,建起了村办加工厂,生产透明猪皮胶,远销到江苏、河北等全国各地。改革开放以后,各种养殖业和服务性行业也在村中继续发展。40%的村民从事过蚕桑养殖,现有3家养鸡厂,1家养貂厂,3家五金加工店,4家生姜大蒜加工厂。  富起来的渔池人于1990年实行了村庄整体规划,村民们拆掉土墙坯屋,盖起了交通便利、整齐划一的新住宅。全村住房格局分为楼房区和平房区两部分。一条16米宽的中央主大街贯穿全村,8米宽的水泥路分布于排房之间。1996年,大渔池村报请上级批准,捐款成立了大渔池集市贸易市场,连续3年举办为期各7天的物资交流大会。其主要贸易区设在村南北、东西两条主大街上,分为菜、布、猪、羊、鱼、果品等贸易区。每逢五、十集日,热闹非凡,既满足了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又丰富了人们生活。  渔池人祖祖辈辈尊崇文化,注重教育。清末民初年间,苏玉亭老先生在村西观音庙办起了私塾。抗战之前,苏武之、苏绪之等人又利用春冬两闲时间,在村中开办了识字班:解放后,大渔池本着再穷也不能穷教育的原则,在村中先后建起了四所不同教学模式的学校,以供村中孩子读书。1998年,大渔池联合四渔池投资100万元,在村东盖起了一所高标准的现代化花园式学校。校园内建有三层教学楼,设12个教学班,并有语音室、图书室和微机室。被评为市级规范化学校。早在1958年,苏咸栋考入泰安师范,成为我村第一个中专生;1963年,苏纯一考入上海同济大学成为我村第一位本科生。自1977年恢复高考至2001年,村0考入大学专科以上的学生70余人。  时代的车轮在滚滚向前,中国的四化日新月异,大渔池也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前进。  *数据来源于莱芜市人民政府网站
你可能对下列地名会感兴趣
莱芜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