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南祝家洼村 | 隶属:苗山镇 |
行政代码:371202105 | 代码前6位:371202 |
长途区号:0634 | 邮政编码:271100 |
车牌号码:鲁S | 行政级别:村 |
南祝家洼村位于莱城东北18公里,镇驻地西2公里处。地处山区,盛产花生。土地面积原有639亩,因博莱高速公路占去318亩,现有321亩。西临小山前村,北依龟山头,与北祝家洼村只一地之隔。东姚公路从村中穿过,205国道紧靠村东,给南祝家洼平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全村135户,455口人,有祝、孙、任、郭、颜5姓。祝姓在村中人口最多,占总人口的45%。 据《祝氏谱》记载,明末祝姓由祝上坡迁此建村。因址在低洼处,冠以姓氏,曾名祝家洼。因重名,改称南祝家洼。据史料记载:1936年南祝家洼属老六区抗日民主政府管辖;1941年莱芜划分为莱北、莱东、新甫三县,又属莱东县管辖;1942年莱东县和博山县合并为博莱县,遂隶属博莱县管辖;1944年博莱县撤销恢复莱东县,1945年莱芜县恢复原建制,归属莱芜县管辖;1950年归苗山管辖。1955年,南祝家洼村组织了互助组、初级合作社。1956年,南、北祝家洼村与小山前村合并为祝前村民生高级合作社。1958年,高级社解散,成立苗山人民公社。南祝家洼村成为生产大队,下有4个生产队,归属见马管区;1988年,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南祝家洼由见马乡归属于苗山镇;2001年,苗山镇、见马乡、常庄乡合并为苗山镇,下属5个管区,南祝家洼归属苗山管区至今。 南祝家洼村解放前是有名的穷村,村民多数在外给地主干活种地,有的到东北逃荒谋生,有的下东南到蒙阴县求生。1942年在外要饭饿死3人,有3人自卖自身至今未回。 1960年至1962年由于受三年自然灾害的影响,南祝家洼村,社员生活极其困难,吃粮靠统销花钱靠救济,6年内全村没娶一个媳妇,成了有名的光棍村。曾有:“南祝洼,咋混的,48个光棍子”的说法。 暑去寒来,星转斗移。南祝家洼历经沧桑,1963年后,人民的生活有了改善。1976年秋,全县掀起“农业学大寨”运动,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打机井、修杨水站、改河造地等项工程。当年挖蓄水池2个,打机井2眼,修扬水站一座长300米,改河造田70亩。社员生活从此有了保障,集体也有了积累。 1976年村中架通高压线,户户通电。集体买了抽水机、磨面机、粉碎机,方便了群众,集体收入逐步增加。1980年村党支部购买日本进口21寸彩色电视机一台,进一步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提高了村民学科技用科技的意识,村民的政治及科技素质大大提高。1983年南祝家洼村撤销生产队,实行大队统一按人分地,交纳公粮。土地种植计划由社员自己安排,调动了社员的积极性,改变了贫穷落后的面貌,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1994年,南祝家洼推广应用间作套种技术210亩,粮经作物面积达到5:5,仅间作套种西瓜一项收入达25万元,户均1700多元。周围的村看到南祝家洼村间作套种发了财,也纷纷搞起了种植业结构调整,推广应用间作套种技术,农民收入明显提高。 博莱高速路于1999年顺利建成。苗山段的出入口、转盘路、立交桥都建在村东,进一步方便了该村的交通。 道路通,百业兴。村干部利用交通便利的有利条件,鼓励发展民营经济。在人称“千里眼”、“经济大王”孙吉君的带动下,村中的养猪专业户不断增加,其中,大型户6户,中型户28户,30头以上的20余户。村南的公路两旁规划了商品房,村民郭笃发首先盖起了二层楼房,办起了汽车修理厂,在路边摆摊卖水果,使自己的生活越来越火。截止现在,全村已有装载机、小轿车、大汽车、农用车、三轮车、拖拉机40余辆,搞运输、跑买卖,经济效益相当可观。全村已安装电话60余部。公路两边有饭店,红炉加工房、汽车修理厂、空心砖厂、长石大碾等。村内已有小卖部3处,磨坊4处,为村民的购物与养殖业提供了便利。2001年人均收入2800多元。 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村容村貌的变化。苗山卫生院看准南祝家洼村的发展势头,将第四卫生所设在村委办公室院内,方便了群众的就近求医。南祝家洼村最早的卫生所是1962年成立的保健室,当时的保健员是很有名气的军医孙迎昌,他是村内行医的第一人。 南祝家洼村人极富革命热情,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出现过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如:孙迎发、孙吉祥、郭洪德等。 经济腾飞,教育为本,村委对教育的重视,武装了南祝家洼村民的头脑,一批批高素质的新型劳动者脱颖而出,他们自己办工厂,搞经济,为南祝家洼村创造了财富。 南祝家洼村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村民正用勤劳和智慧描绘着南祝家洼村的锦绣蓝图。高速路、立交桥奠定了高节奏、高收入的经济基础,未来的南祝家洼村,将是充满希望的富强村。 *数据来源于莱芜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