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鹿家庄村 | 隶属:牛泉镇 |
行政代码:371202103 | 代码前6位:371202 |
长途区号:0634 | 邮政编码:271100 |
车牌号码:鲁S | 行政级别:村 |
鹿家庄村位于莱城西南14公里,地处山区。坐落在云台山西南角下,东与上峪接壤,西与祥沟为邻,南面有山,一条小河从村中流过。耕地825亩,240户,750口人。盛产花椒、柿子。 鹿家庄村在民国时期隶属新甫县汶南区。抗日战争时期属新甫县汶南区圣井乡。解放战争时期隶属莱芜县圣井区。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后,隶属牛泉人民公社圣井管区。1984年撤销人民公社后,隶属牛泉办事处。1985年至2000年划归圣井乡管辖,2001年撤乡并镇,隶属莱城区牛泉镇。 鹿家庄村的近代史是一部光荣的革命斗争史。早在0莱芜第一个县委成立不久,村里就有党的地下工作者从事革命活动。村人杨青文是鹿家庄村第一个党员。王玉峰(王云安)早在1932年莱芜县委成立时,任党的秘书。抗战初期鹿家庄村马观霞、曹继功、李万川等多名青年秘密加入中国0。1939年成立鹿家庄党支部,支部书记为杨青文。徂徕山革命武装起义领导人洪涛就曾在当地党组织的保护下来村中发动群众,扩充革命武装力量。在党的领导下,村里的热血男儿纷纷要求参军保家卫国,不做-奴。当时,李百川、马孔章、马观照、纪瑞武、刘长松、马士杰等十几位青年前后光荣入伍。他们在抗日战争中,前赴后继,奋勇杀敌。其中马士杰、刘长松、亓端亭、纪瑞兴、纪瑞武等多位青年壮烈牺牲。解放战争中,鹿家村曹星愿、马文章等11位青年报名参军,奔赴前线杀敌。莱芜战役和淮海战役中,鹿家庄村先后组织十几人的民工队到前线抬担架、运给养,村里的妇女则做军鞋、军袜,磨面支援前线。在抗美援朝中,李福亭、马士昌、马观景等作出了重要贡献。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鹿家庄村民在历届党支部、村委会的带领下,奋发图强,艰苦创业。1952年在村北修养蚕室9间,供村民养蚕。1962年经受了三年自然灾害之后,鹿家庄村民在支部书记纪荣耀的带领下,改山治水,植树造林发展林果业。科技队科学培育树苗,分组栽种。栽植的果树有杏树、桃树、花椒树、梨树等几万棵,鹿家村成了名副其实的花果村。在光秃秃的荒山上栽植了密密麻麻的柏树,荒山变成了常青山。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鹿家庄人1968年在村东打机井1口;1970年在村南“南泉子”打井l眼;建起扬水站1座,修水渠1500米;1985年在村北小桥子修小水坝l座。1991年钻深井2眼。1992年鹿家庄村民喝上自来水。1990年修水池6个用来灌溉农田。鹿家庄初步实现了水利化。 鹿家庄村历来崇尚文明,注重教育。建国初年就建村办小学一处。1969年建立了鹿家庄联中,孩子们上小学上中学都不用出村。由于村民重视教育,近几年来本村考上大、中专院校的学生就有几十人。马士高是我村第一个本科大学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富民政策,激发了村民的致富热情,村里涌现出了许多致富能手。村民纪春平,首先带头致富。1980年便买了12马力拖拉机跑运输。1983年经营花椒、柿饼、山楂销售业务,并成立了春平花椒有限公司,如今固定资产达几百万元。在他的带动下,村民王俊杰、王俊涛、纪春杰等都办起了干鲜果购销生意。村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有10多户盖起了楼房。室内装饰一新,新型家电样样齐全。过上了城市人一样的生活。 清康熙《莱芜县志》记载,明宣德年间,鹿姓由河北鹿家庄迁此建村,为不忘故里,仍沿用原村名鹿家庄。村内有马、纪、李、王、刘、亓、曹、谷、牛等九姓氏。马、纪姓居多。 *数据来源于莱芜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