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泉头村 | 隶属:口镇镇 |
行政代码:371202100 | 代码前6位:371202 |
长途区号:0634 | 邮政编码:271100 |
车牌号码:鲁S | 行政级别:村 |
泉头村隶属莱城区口镇,位于莱城北部15公里处。北邻塔山,东邻小冶,南邻口镇东街,村西有条小河,与上水河村隔河相望。地处丘陵,耕地600亩,170户人家,524口人。 该村有泉,村里人称其老泉,泉水源源流经上水河、下水河、官水河3个村,最后注入汇河。因以上3条水河的水都是该泉流出,是河水的源头,故该村名泉头。 该村初建时间无考证。从罗家迁于该村来推算,大约在明末清初期间。传说董家来这里居住最早。董家是财主,长年雇用长工。当时枣园姓罗的兄弟二人来给董家扛活,日子长了,也有点积蓄,因此兄弟二人迁居此处。罗家在此繁衍生息,计今136辈人。后又有他姓陆续迁来。从古到今,共有:罗、陶、刘、常、段、魏、崔、张、李、赵、吕、董、同、宁、郑、王、孔17个姓。有的现已失传。解放前,泉头村属垂阳保管辖,1948年属口镇区。1953年至1955年该村由互助组走向合作社,1956年由初级社走向高级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仍隶属口镇。 战争年代泉头村人积极参军支前,为人民解放做出了贡献。1946年仅有200多口人的泉头村就有20多人参军,被评为模范村。陶学普曾赴朝作战,罗维淮是早年参加革命。 1958年公社化,泉头村与上水河、枣园实行三村合并建队,统称为上水河大队。全大队共分8个生产队,泉头村是一、二队,上水河是三、四、五队,枣园是六、七、八队。当时本村一队队长罗奉照、二队队长陶怀育。后又有罗彦秀、段宪文等同志分别任一、二队队长。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泉头村人与天斗,与地斗,治山治水,改造良田,一心想改变旧面貌。1975年通了电。1976年至1977年陶振东带领全村人民修扬水站一座,能浇田500多亩。1982年又带领群众投资3万余元打深井1眼,能灌溉土地400亩。1992年由陶振胜书记精心策划,投资十几万元在家南又打深井一眼,扬程500多米,每小时上水80立方,扩大了灌溉面积。1994年发动全村人集资安装了自来水,解决了吃水难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陶振胜同志的领导下,泉头村广开门路,发展经济,以副养农。村里组建了小型建筑队两个,塑料大棚种植桑园百余亩,发展了养蚕、养羊、养牛、养鸡、养猪等。仅养猪,全村存栏量近千头。村民种姜种蒜,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村里有小卖部、豆腐坊、小菜店、馍馍坊、煎饼铺、小粮店,样样俱全,买啥有啥,大大促进了泉头村的经济发展。 “要想富,先修路”。陶书记抓住了这个关键。1995年投资20多万元,发动群众,出工凑料,干群同心合力修筑了一条全长1500米的水泥路。从此,各种车辆通了,来做买卖的多了,各种物资能进能出,方便了群众,促进了流通。 比过去,看现在,泉头村真有天渊之别,解放初期的大实话,“点灯不用油,耕地不用牛,楼上楼下,电灯电话”都实现了。现在又出了新顺口溜:“大彩电户户有,手机装在袋里头,摩托车户户有,有事出门都不愁。家家有余粮,户户有存折,人人日子香又甜。” 泉头村人在村委一班人的带动下,正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创造着泉头村新的未来,泉头村的明天更加美好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