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郭家沟村 | 隶属:鹏泉街道 |
行政代码:371202004 | 代码前6位:371202 |
长途区号:0634 | 邮政编码:271100 |
车牌号码:鲁S | 行政级别:村 |
郭家沟村位于莱城东15公里,辛庄镇政府北3公里处。村东是徐家店村,南面是蔡店,西、北分别与风城街道办事处的上孔家庄和东沈家庄毗邻。301户,810口人,耕地面积1910亩。 据村碑记载,明洪武年间,郭姓由郭家镇迁此建村,因址在沟内,冠以姓氏故名郭家沟。郭家沟村建村已有500多年,共有3姓:谢姓、徐姓居多,郭姓人口较少。村风淳朴,村民和睦相处,“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据清康熙《莱芜县志》记载:明初正德年间由里改保,全县分乡、保,郭家沟村属郭家沟保;民国初年至1941年郭家沟村属铁车鹏山区;1945年隶属辛庄区;1958年3月郭家沟村属辛庄人民公社;1985年11月郭家沟村隶属辛庄镇徐店管区。现今属于鹏泉街道办管辖。 郭家沟村的今天,是勤劳的郭家沟人用双手和智慧创造的。1954年徐登杰、谢立珍等带领村民,在村北沙岗子地上栽苹果树千余株,建起在当时品种先进、管理一流的苹果园。1964年至1965年两年,大力发展干果,建起了板栗园,板栗12000株。如今已为村民们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1968年至1970年干群齐动手,又在村西南丘陵种植松树、洋槐、刺槐780亩。南岭上的松树四季常青,造型奇特,成为郭家沟一景。1971年修水库3座,1972年建塘坝3个,1973年建扬水站一处。1974年至1975年在村西改河造地100亩。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郭家沟村人更是依托当地优势,发展经济,赶上了时代的潮流。《莱芜日报》曾以“郭家沟家家养猪栽果树”、“万株板栗富农家”、“郭家沟村把握市场规律大发养猪财”为题报道了郭家沟村经济发展情况。郭家沟人靠养殖和果树种植发了大财,走上了富裕道路,涌现了许许多多的致富能手。最有名的是“山沟沟”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徐祥新。徐祥新参加过对越反击战,荣获三等功。1997年,他依靠本村及邻村盛产花生的资源优势,建起了花生油厂。从几万块钱起家,4年的时间发展到厂房占地400多平方米,年产3000吨花生油。成了注册资金5000万元的经营大户。注册商标为“山沟沟”。“山沟沟”花牛油,1999年被评为国际优质产品,2000年被国家内贸局评为中国放心食品,2001年被评为莱芜名牌,安排富余劳力百余人,带动了一方经济的发展。谢先木的“山外山”花生油厂,规模实力不断扩大,所产的花生油供不应求,经济效益十分可观。郭家沟村还有一个致富能人徐仁泉,早在十几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发现剪报不仅是一种乐趣,还可以为其他报社送去做稿件。他订阅了大量的报纸,每年订报纸的资金都在2000元以上。夫妻两个利用晚上的时间,慧眼识金,剪报做摘抄,见报率极高。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1996-1998年,三年每年纯收入都在万元以上。他先后被《贵州日报》、《长江日报》等报纸评为优秀通讯员。登门拜师的络绎不绝,但老徐有一句话:为艺的收,为钱的坚决不收。因为剪报本身是一门学问,一种乐趣,近几年通了互联网,稿件要的少了,但夫妻俩仍然乐此不疲。某报曾以“剪报大王——徐仁泉”为题对他做过专题报道。 郭家沟村历来重视文化教育,山沟里飞出了金凤凰。1971年,在村集体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建教室4间,1976年建教室15间,1995年建起了高标准的二层教学楼。所需资金都是自发捐献的。郭家沟村自恢复高考以来,先后为国家培养大中专学生34名。最让村民感到自豪的是,2001年徐仁来考入了中国最高学府——清华大学,山沟里飞出了金凤凰。 郭家沟村还有一个体育名人,就是1988年全国农运会上两块金牌得主谢芳。她在1988年全国农运会比赛中,以53秒9和2分08秒的成绩,分别夺得400米和800米的桂冠,被评为当届运动会的最佳女运动员,也是我国第一位农民最佳运动员。她出生于本村一个教师家庭,自小酷爱体育,郭家沟村独特的地理条件练就了她的“飞毛腿”。 2001年郭家沟村换届选举,以徐祥东为首的新的领导班子产生,为郭家沟村描绘了一幅更美的蓝图,决心3年修通3条路,建大型水库1座,整修河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人们有理由相信,明天的郭家沟将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