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石庙子村 | 隶属:高庄街道 |
行政代码:371202003 | 代码前6位:371202 |
长途区号:0634 | 邮政编码:271100 |
车牌号码:鲁S | 行政级别:村 |
石庙子村位于莱城东南14公里,街道办事处东南15公里处,莲花山南麓,莲花河上游。东邻孙家庄村,西邻莲花峪、西坡场,南依莲花山,北接尚家庄。地处山区,耕地900亩,240户人家,730口人。 据有关资料记载,清初至清末,耿、刘、谢姓先后迁此建村,因村旁有用石板砌成的土地庙,故名。后各自根据其方位,冠以“中”、“东”、“北”、“西”以示区别。 《续修莱芜县志》载:”岔河乡•三石庙。”清末民初属莱芜县岔河乡;1941年,莱芜划为三县时,属新甫县汶南区;1945年,恢复莱芜县建制,全县划十三区,隶属汶南区;1958年10月属于南冶人民公社;1959年2月公社并入高庄;1960年4月又划归颜庄人民公社;1964年5月,又将颜庄人民公社的南冶片划归高庄;1984年4月,改为高庄办事处属谭家楼乡;1985年10月高庄、南冶各自为镇,石庙子村又隶属南冶镇;2001年10月撤镇,成立高庄街道办事处。石庙子村隶属高庄街道办事处。 石庙子村地质系以沙土石为主地质。地处纯山区,南陡北缓,西南及南方崇山峻岭,中部地势平坦。村前和自然村间有河流通过,村舍依河傍岸分布。站在山上望石庙子村,恰似一个不太规则的面盆之状,素有山乡“盆地”之称。 石庙子村植被较完整,山上树木森森,山下绿草如茵。适宜种植地瓜和花生的白黄、褐色的沙质土分布在周围山脚下,总面积可达4000余亩。植被大多为自然植被,人工植被较少,主要分布在沟渠河床。山上以松、槐、柳树为主,山脚下以果园、杨、槐、榆等树种为多,耕地以种植小麦、玉米、地瓜、花生等农作物为主。 石庙子村自然资源十分丰富,荒山面积达6000余亩。I958年莲花山曾发动万人大军封山造林,原来水土流失严重的莲花山变得郁郁葱葱,草深林密。20世纪末,莲花山几经火劫,失去了往日的葱茂,有近万亩林地有待开发。 莲花山生物资源也极为丰富。除人工养殖的动物和人工栽植的植物外,野生的有兔、黄鼬、狐狸、獾、刺猥等。鸟类有多种。两栖类动物有青蛙、鳖、蛇、壁虎等。鱼类有草鱼、鲤鱼、鲫鱼、白条、花叉等。药用植物有紫草、何首乌、柴胡、桔梗、黄芩、元胡、徐长青、丹参等等。说不上名堂来的药材不计其数。 20世纪80年代以来,农民居住条件不断改善,过去的草房变成了崭新的瓦房。旧村格局得以改造。拆除旧房拓宽了街道,使村内交通有了巨大变化。过河桥过沟桥,生产路、行人路、机动车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 交通便利为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石庙村人虽身处山区,科技意识强,头脑灵活,观念新,过去干手工业的不少,现在有从事养殖业的,有从事收购,建筑,修理、面食加工的。这些工副业项目,自改革开放以来才得以迅猛发展。 目前,石庙子村搞规模养殖的有10多户,特种养殖的1户。任绪昌1995年投资30多万元,建起了大型养殖场,现养梅花鹿100余只,野猪50多头。并配套建了特色饭庄,年纯收入可达几十万元。 另一养殖大户是刘高顺。刘高顺今年35岁,为闯一条致富路他养过羊、养过牛、养过猪,但都挣少赔多。到1997年,他盖了一个大棚,开始养肉食鸡。1999年他养了两千只鸡,一年挣了近万元。他考虑到自产自销担风险。2000年,他通过多种途径与泰安泰伟食品有限公司签订了养鸡合同。公司指导他上规模,扩建3个大棚,一次可养一万只鸡,一年可养5茬,纯利可达7万元。现在他已带动了石庙子村及邻村十几户农民养鸡。从饲养到防疫各个环节都由刘高顺亲自指导和管理。刘高顺计划今年带起10万只鸡的养殖规模来,用三五年时间,让养鸡户都富起来。 随着经济的发展,石庙子村新建了校舍,建起了医务室和托儿所,并铺设了地下管道,家家吃上了不用花钱的自来水,结束了挑水吃的历史。 山青水秀,空气新鲜,生活在这里而可延年益寿。2001年去世的吕济花老人寿高105岁。 石庙子村有着美丽的传说,相信石庙子村的各项事业今后会有长足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石庙子村将成为莲花山下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 *数据来源于莱芜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