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崑
在艰苦的抗日、解放战争中,李海崑与战友风餐露宿,跋山涉水,同甘共苦,打游击,反扫荡,支援前线,做群众工作,锻炼成一名有理想、有朝气、朴实、耿直、勤奋的革命干部,1945年4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0。曾任抗敌协会干校的教育干事,鲁中文协教育辅导团员,沂山专署文教科员,淮安、邱南、益都县文教科长,昌潍专署行政干校副校长,益都师范学校校长,山东省教育厅副处长、处长、办公室主任、党组成员等职。1955年至1956年,在中央教育部主办的教育行政学院进修,系统学习了哲学、0党史、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成绩优秀,获得了毕业证书。他勤奋好学,在学校任职期间,坚持给学员讲课,教学相长。他又勤于笔耕,留心观察,深入思考。1943年在鲁中文协工作期间,到沂、临等县帮助训练教师班,了解到驻地村长朱富胜带领群众生产劳动、发家致富、支援抗日战争的事迹,写了一篇报道,投递到《鲁中大众报》,引起了报社的重视,派记者前去采访,将李海崑的稿子摘编在长篇报道中,并署上了他的名字,成为当时知名劳动模范最早的报道。这对李海崑这位初学写作者,是很大的鼓励。
从此,他结合实际,开始习作。在《山东文化》上发表了短篇小说《美兰》,通讯《王顺庄的新面貌》(当时被收入高小教材);在《山东教育》上发表了《大胆放开学校圈子——大古峪的儿童教育》(被编入《庄户学》一书)、《赤诚为教育事业——鲁中沂山地区教师训练班纪实》等。在任县文教科长期间,写过多篇教育方面的论文、通讯、随笔,刊登在《大众日报》、《山东教育》、《山东文教》上。在山东省教育厅工作期间,密切结合业务,写过若干篇社论、专论,刊登在《山东教育》、《大众日报》上,其中两篇刊登在中央教育部主办的《扫盲通讯》的“干部、职工版”上。1959年,李海崑与几位同志汇编《山东教育先进典型》,给每篇文章加了编者按语,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在工农教育处工作期间,主编了《工农教育通讯》、《山东扫盲简报》(干部、职工版)。李海崑在各个岗位上都爱岗敬业,养成了干啥就爱啥、钻啥、写啥的习惯,从中学到了许多知识和本领。
1962年6月,组织上派李海崑担任《山东教育》杂志社主任。从此,他与编辑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乍走上编辑岗位,他确实碰到不少难题。刊物的总体构思、选题策划、版式设计等,他不熟不懂,茫无所知,困惑莫解。但是,李海崑是从战争烽火中过来的人,有股钻劲和拼劲。他暗暗下定决心,激励自己,坚持“三心”:一是用心。事事用心,处处留心。对每篇文章是否选用,反复斟酌。从主题、篇章结构到字词句,都用心推敲、细心琢磨,查典找据。别人审稿用一遍功夫,他却要用二遍、三遍,甚至更多的功夫,直至琢磨透才算完事。二是专心。组织上安排自己到这个位子上,自己就热爱这个事业,专心致志地做好编辑工作。三是虚心。不会就学,不懂就间。他把学有专长的编辑同仁,当作最好的老师。他以虚心求教的态度,发动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研讨探索、切磋琢磨,使编辑部成了一个团结奋进的集体。他还结交了一批作者朋友,其中既有专家教授、中小学教师,也有普通学生。请他们当参谋、做顾问,成为办好刊物的热心支持者。在此期间,他认真研读了新闻学、编辑手册、语法修辞、逻辑学等,为做好编辑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他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虚心向社会实践学习。群众的智慧,生动的事例,填补了脑子的空虚,给办刊找到了门路。调查研究成了他须臾不离的“法宝”。每年深入基层至少三个月,与群众心心相印,建立了紧密的联系。
李海崑在《山东教育》杂志社工作期间,亲自动手,撰写社论、述评、通讯、编者按等三十多篇。这些文章贴近教育实际、贴近学校生活,深入探讨教育理论,起点高、论点新,对指导当时的教育工作发挥了重要参考作用。
由于李海崑与同志们的共同努力,《山东教育》在全国同类期刊中享有较高的声誉,期刊发行量高达14万份。正当李海崑领导编辑部同志红红火火地攀登更高峰的时候,1966年“0”开始了,《山东教育》杂志被污蔑为资产阶级教育路线的吹鼓手,一个好端端的刊物-停刊。李海崑也被打成“三反分子”,劳动改造。面对坎坷,李海崑沉静地说:“不要与历史斤斤计较,风雨磨难,才能从蒙昧走向成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如春风化雨,使冰冻解消,李海崑又焕发了青春。1977年9月他走进了出版编辑行列,先后任山东人民出版社科技编辑室主任、副总编辑,兼任山东科技出版社总编辑和社长。1980年还分管原山东人民出版社文教编辑室,并筹建山东教育出版社。
为筹办山东科技出版社,李海崑倾注了大量心血。他认真分析山东科技出版社所处的位置,从山东的省情和作者力量、编辑力量出发,明确提出扎根山东大地,依靠作者和读者,努力挖掘科技文化资源,扬长避短,创出名牌,出版具有特色的图书。
他把主要精力集中在一)培养编辑人才。他认为出版社的活力、效率、质量,靠人才来实现。因此,注意政治上严格要求、工作上大力支持、生活上体贴关心,努力培养一支素质高、业务精、作风正派、团结协作的编辑队伍。(二)创出版社的独特风格,每年力争推出几种经得起实践检验、在读者中能赢得信誉的“看家书”。(三)狠抓图书质量。对有关政治性、政策性和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图书把关尤为严格。(四)把竞争机制引入编辑工作。在科技出版社创办初期,李海崑就预见到图书市场的激烈竞争趋势,在赢得读者信誉、参与国际市场、争夺作者和稿源等方面,从战略高度着眼,早作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他和山东科技出版社全体同志的努力,从1978年到1984年,编辑队伍不断成长,涌现出一批能够独立承担任务的编辑人才和管理人才,有些已成为出版界的知名人士。截至1984年,科技出版社共出版图书600多种,其中9种获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创办于《知识与生活》、《农家生活》两种科普杂志。前者发行量曾一度达到70万份。出版的《自然科学概要》一书被中央组织部、宣传部确定为干部学校教学参考书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用书,先后印刷8次,发行量达116万多册;《中学生学习手册》,选题对路,成为一时的畅销书,印数达200多万册;《怎样种鲁棉一号》,本薄价廉,配合农技的推广对棉花增产产生了显著效益,“花了一角钱,增了一担棉”,成为当时农村流行的佳话;《中等职业教育读物》丛书二十多种,工人称赞这套书是“好教师”、“好教材”。李海崑以“自然科学征服自然、改造社会的重点武器”的思想为指导,规划出版了“数、理、化、天、地、生”六大基础学科及新兴学科、边缘学科等多种丛书和专著;以农业为基础,面向农村,为农民服务,出版了内容涉及农、林、牧、渔各业,粮、棉、菜、果、肥、水、种、管等各类图书。他提出每个编辑一年至少要编出一本好书,每个编辑都要有自己的“重要工程”。他率先垂范,与农业厅反复商量决定组编《农业技术普及读物》和《农业科学技术》两套丛书,并担任编委会副主编。他还根据农村经济改革的深入发展,及时组编了《专业户手册丛书》,并和华东六省市科技出版社协作出版了《专业户万有问答》丛书,他本人被推举为丛书组委会主任。
李海崑非常重视学术著作的出版。他说“出版学术著作,能为时代留下深刻印记,为社会积累更多的文化财富,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发挥积极作用,也为出版社创出牌子”。在他的支持下,一批科技专著得以顺利出版。如受到国内外数学界高度评价的《分布参数最优控制过程学理论》、《有趣的图论》,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医学专著《实用妇科学》、《实用心电图学》、《实用中药学》;集著名专家多年研究成果填补我国空白的《中国夏大豆栽培与综合利用》、《海产鱼类养殖与增值》;高级工程理论专著《金属切削加工的理论基础》、《轴测投影学》等。
开放的中国,亟须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管理方法,世界也需要了解中国。在这种双向交流的新形势下,图书出版担负着重要任务。从山东科技出版社创办时起,李海崑即着手搭起了译文编辑室的架子,负责编译外文图书。该室组织翻译出版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玉米遗传与细胞遗传》、《吉米-奇数学分析习题题解》等,就是最早的一批。同时积极翻译中文科技书,打入国际市场,先后译成外文远销世界各地的图书有19种。其中《针灸穴位解剖图谱》一书,译成英、日、法三种文本,为国家创汇25万美元。
经过几年的努力,山东科技出版社这个本不起眼的地方出版社,在齐鲁大地站稳了脚跟,建起了办公大楼和宿舍,为以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出版界和读者群中,享有很高的声誉。
1984年,李海崑退居二线,担任山东省出版总社编审委员会副主任、山东省出版工作者协会副主席、山东省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1988年离休,担任山东省科普协会名誉理事长。老骥伏枥,发挥余热,他孜孜不倦地潜心研究出版科学理论。先后出版了《出版编辑散论》、《医学科普创编学》(合著)、《现代编辑学》(主编),撰写了出版编辑学论文三十多篇,是山东省出版科学理论研究的倡导者、组织者。有些论著获全国和省级优秀出版科学论文奖,为创建新型出版编辑学,做出了贡献。
李海崑在耄耋之年,仍为出版事业孜孜探求,并且获得诸多成果,奥秘在哪里?他在《出版编辑散论》的自序中说:“乐有所得,受益匪浅。一者,工作、学习、研究互相促进,相得益彰。学习为工作,工作靠学习,遇到新知识、新情况、新问题,抓住不放,研究一番。循环往复,日臻月新。二者,要有毅力,迎难而进,穷追不舍;若浅尝辄止,则必毫无所获。……研究无止境,步步可入胜。三者,脑体运动并举,才有健康的体魄和聪敏的思维。用进废退是事物的规律。身体不锻炼,体质就衰退;脑子不活动,思维就枯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的这些文稿,是作为脑力锻炼而写成的。四者,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知识是无限的。在人生的旅途中,攫取的知识多些再多些,皱纹上多划几条痕迹,比无所聊赖,生活可能过得更充实更有乐趣。”坦诚自白,揭示了秘诀。
“坦荡处世,清白做人;乐观风趣,淡泊名利;认真办事,诚恳交友;思考成败,学无止境。”是李海昆的座右铭,也是他真实的自我写照。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用王安石这两句名诗赠给李海崑先生,可谓恰如其分,当之无愧。
下一名人:丁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