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 > 湖南 > 湘潭 > 特产

油纸伞

油纸伞
  杏花初放,春雨绵绵时节。头上撑一顶精致的小花伞,倍增了江南春天的韵味。

  手工制作的油纸伞——旅游工艺伞,是湘潭县石鼓镇的地方名产,宋元时代已经生产。清代300多年间,生产更是鼎盛,整个青山桥、石鼓、分水,方圆百里都生产纸伞,种类有自制的小花伞、大棚伞、油布伞等,仿制的有菲菲伞等。河道总督陈鹏年亦作推介,当时年产雨伞竟达120万把。到了晚清时代,曾国藩湘军集团为了增加军饷,大力发展工商业,在长江沿岸的汉口、安庆、南京、上海等城市,都设立了雨伞销售商店,并将它远销东南亚、新加坡、英、法、美等国。此伞亦常请名家题以字画,成为重要的收藏品。上世纪80年代,以金属材料为骨架的布伞,还有小巧精美、携带方便的折叠伞,逐渐占领雨伞市场。进入新世纪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入石鼓小镇,这里的制伞工艺好似那古树逢春,重焕蓬勃生机。

  如今石鼓的制伞业,分旅游、工艺、装饰三大系列,共有10来个花面,500多个品种。功能由单一的挡雨,拓展为挡雨、遮阳、欣赏、装饰、馈赠、收藏,并广泛应用于广告、商务礼仪、食品点缀、摄影和舞美道具。伞,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伞,作为雨具的单一功能概念,已被当今时代彻底改写。

  今天,石鼓伞市场定格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大中城市、风景名胜旅游区。主要消费群体定位于中高收入人群。2005年,石鼓旅游伞内销北京、杭州、福州、泉州、桂林、南岳等地,出口美国、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意大利等国及台湾地区。出口量占总产量的90%。制伞业从业人员已发展到1200余人。年产各类伞骨460多万把,成品伞300余万把,产值约1500余万元。涌现了一批“伞业家”。

  优美的自然山水,广阔的农村天地,楠竹、湘妃竹、杂木、桐油等丰富的制伞原材料,均为这里制伞业的发展提供了一片沃土。同时,可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千余人,为当地经济发展也作出了贡献。

  工艺精湛、小巧玲珑的花伞,给人们增添了姹紫嫣红的无边0。

你可能对下列特产会感兴趣
湘潭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