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围舞麒麟
麒麟,古代传说的一种吉祥动物。麒麟舞是几百年前岭南的客家人从中原辗转迁徙带来的民间舞蹈。黎围村坐落在深圳梧桐山下沙湾河与梧桐河交汇处,是罗湖、福田去龙岗、惠阳必经之地。早在清光绪32年(1906年),黎围村青年崇尚武艺,其中郑虎臣、郑耀臣兄弟俩去江西、福建武夷山拜师习艺,得到麒麟舞真传,跟师傅行走江湖几年后,回到黎围村后分别传授给下围郑宠传和上围郑裕彬。当时村里七、八岁以上男孩三十多人跟他俩学,两伙麒麟相互比赛好不热闹。郑宠传外号“生公”,意指麒麟舞得生猛,功夫也很出名,用手指当锤可把五寸钉打入墙,“长棍杀转头”是他的绝活。郑虎臣兄弟俩下传了四代。凡春节年初一至月底,麒麟舞舞到深圳墟、横岗、布吉、南头、沙头角,甚至香港新界等地。黎围村麒麟舞除在每年春节到各地拜年表演外,平时族人嫁娶迎亲、新宅落成等民间活动,都邀请麒麟舞来庆贺。伴着锣鼓钗的强烈节奏,以及唢呐音乐和一阵阵鞭炮声,麒麟在村口或晒谷场上时而腾空跃起,时而匍匐前行,舞出喜、怒、哀、乐、惊、疑、醉、睡等动静神态,表现旧时村民驱邪趋吉、祈求平安、丰收、欢乐和吉祥的愿望。
黎围麒麟舞全套舞下来共十节,分出洞、挠头、0脚、耍尾、寻青、采青、醉青、铲脚、拜脚和“聊花园”等,其中“摆水”为最高技巧,师傅只用牙咬住麒麟“下巴梁”,整个麒麟头由牙齿固定,双手分别抓住麒麟被,单腿企立,昂首生威。这时主人家将“打赏钱”装在红包里和一扎生菜一起吊在丈把高的竹竿顶上,麒麟头师傅在锣鼓和呐喊声中,单脚立在“麒麟尾仔”腿上,腾空“咬住”红包和生菜,夺得赏钱,引起喝彩。麒麟舞浓厚喜庆的民俗特征,民间传说丰富,演出前祭祖师训和崇尚礼义谦让的优秀文化传统,是客家移民精
神信仰的传承和寄托,这对研究当地客家民风民俗具有历史价值、民间艺术价值。麒麟舞在深圳客家地区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港、澳、台、海外侨胞也十分喜欢观看。在重大节日和庆典活动中表演,对增强民俗文化内涵,拓展旅游事业,发展经济都具有一定的作用。
黎围舞麒麟在文革以来中断了二十多年,1999年初第五代又续上至今,发展队员30人。2001年参加深圳市龙、狮、麒麟舞比赛,获得全市麒麟舞第一名。但是,由于黎围村麒麟舞老师傅相继离世,麒麟舞的高难度动作已失传,麒麟头制作工艺复杂,材料缺乏,本村已没有人会扎制麒麟头,因此黎围舞麒麟的传承面临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