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孔庙
文昌孔庙、文昌宫和蔚文书院这方古建筑群是文昌古代教育的摇篮,也是文昌近现代教育的发祥地,1994年被省政府确定为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昌孔庙文化区的古建筑群是文昌作为文化之乡的重要历史见证.位于文昌县城文东路77号。史建于北宋庆历年间,明洪武八年(1375年)迁于现址,建筑面积3300平方米。它是海南省保存得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也是我国南方最具特色的古文化游游点之一.被誉为“海南第一庙”,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昌孔庙已修葺一新。文庙平面布局严谨,左右对称。庭院宽广,占地面积共3300平方米。前庭中轴线上布有棂星门、泮池、状元桥和温文尔雅的于孔子全身塑像。桥边一古井、名曰“圣泉”,泉水清甜,数百年从未干涸。后院主建筑为大成门和大成殿,大成门前立有数米高的孔夫行教像一尊,大成殿属框架式木结构,重檐歇顶,古朴庄重。内设孔子神龛、神像、神牌、四配十二哲神位、楹联,祭器齐全。还有清代康熙皇帝玺印的“万世师表”、嘉庆皇帝玺印的“圣集大成”、咸丰皇帝玺印的”德齐帱载”、光绪皇帝玺印的“圣协时中”四块涂金描红的巨匾,赫然悬挂殿中。楹联,祭器齐全。文庙内诸多建筑上雕刻的花草、鸟兽、历史人物千姿百态,堪称杰作。后院两旁的庑殿内,新近还增添了孔子箴言和名家书画、山东曲阜孔庙、孔府、北京孔庙孔子72弟子图谱的展览。
1993年重新复开放,1994年恢复了祭孔活动,举办“文状元”、“理状元”、“少年文状元”大奖赛,重振兴教助学之风。文昌孔庙以它古色古香的明、清两代建筑工艺和启蒙益智的儒家文化氛围,深深地吸引着莘莘学子、海外华侨和国内外各界游客。
与其他各地的孔庙一样,文昌孔庙奉祀着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始建于1042年(北宋庆历二年)的文昌孔庙,数百年来一直随县治而迁址。据史料记载,1042年,文昌在旧县治所在地安知乡何恭都潭布村(现文昌东路镇下路桥南)的县衙旁建起了海南地区第一座孔庙和文邑学宫,这里不仅成了文昌县供奉孔子的“圣地”,也成了文昌第一所官办的县学。自此成为书香儒风一宝地———从清代的文昌宫、蔚文书院,到近现代的文昌中学、海南外国语师范学校、文昌教师进修学校等都诞生于此,因而文庙又称“文昌学宫”。
1331年(元至顺二年),文昌县治迁往奉化乡北山都(今文城文东路交警中队现址)。为方便文武官员拜祭或是官学要随之搬迁,文庙也迁到了这里,并落户在县治的右侧。或许是明代将元代的“尚右”观念改为“左为尊”。1375年,文昌知县赵文炳将其迁至县治左侧(今址)。1042年,文昌在旧县治所在地安知乡何恭都潭布村(现文昌东路镇下路桥南)的县衙旁建起了海南地区第一座孔庙。1993年重新复开放,1994年恢复了祭孔活动,举办“文状元”、“理状元”、“少年文状元”大奖赛,重振兴教助学之风。文昌孔庙以它古色古香的明、清两代建筑工艺和启蒙益智的儒家文化氛围,深深地吸引着莘莘学子、海外华侨和国内外各界游客。
文庙平面布局严谨,左右对称,庭院宽广。前庭中轴线上布有棂星门、泮池、状元桥和温文尔雅的孔子全身塑像。桥边一古井、名曰“圣泉”,泉水清甜,数百年从未干涸。后院主建筑为大成门和大成殿。大成殿外宽阔的平台称祭台或拜台,供祭祀时乐舞及行礼使用。大成殿属框架式木结构,重檐歇顶,古朴庄重,殿内正中供着孔子坐像,孔子像两旁是颜回、曾参等“四配”和“十二哲”的牌位,孔子像上方有“万世师表”等牌匾。还有清代康熙皇帝玺印的“万世师表”、嘉庆皇帝玺印的“圣集大成”、咸丰皇帝玺印的”德齐帱载”、光绪皇帝玺印的“圣协时中”四块涂金描红的巨匾,赫然悬挂殿中。楹联,祭器齐全。文庙内诸多建筑上雕刻的花草、鸟兽、历史人物千姿百态,堪称杰作。后院两旁的庑殿内,新近还增添了孔子箴言和名家书画、山东曲阜孔庙、孔府、北京孔庙孔子72弟子图谱的展览。
文昌孔庙是中国惟一一座不朝南开大门的孔庙,据说是因为老文昌人曾经立誓:若文昌未出状元,孔庙就不开大门。文昌一直没有状元,孔庙就至今没有大门,只有一左一右两个侧门。文昌孔庙以它古色古香的明、清两代建筑工艺和启蒙益智的儒家文化氛围,深深地吸引着莘莘学子、海外华侨和国内外各界游人。
孔子 (前551~前479)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昌平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对中国历史文化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在全世界,特别是在东南亚各国也有很大影响,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孔子的先祖是殷末纣王之庶兄微子启,启奉商祀,封于宋。六世祖孔父嘉,始以孔为姓。五世祖木金父避难奔鲁,后乃定居鲁国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