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推荐

安徽明光仙人脚的传说

中国古代清官

邢台隆尧民俗招子鼓

世界上最贵的兰博基尼 兰博基尼爱马仕3.8亿

传统的中国房屋结构忌讳

尼泊尔旅行禁忌

武夷山民俗节庆

基诺族打木鼓

嘉庆帝骂贪官的诗

澳门宗教信仰

清明前后开运要点

端午三友与五色彩线 端午节的驱邪风俗

比利时斯塔沃洛狂欢节

贵州百苗图

大暑热不透,大热在秋后。
大暑不暑,五谷不鼓。
小暑不见日头,大暑晒开石头。
小暑大暑不热,小寒大寒不冷。
大暑无酷热,五谷多不结。
大暑连天阴,遍地出黄金。
大暑大雨,百日见霜。大暑小暑,淹死老鼠。
大暑展秋风,秋后热到狂。
小暑吃黍,大暑吃谷。
小暑怕东风,大暑怕红霞。
小暑大暑,有米不愿回家煮。
大暑处在中伏里,全年温高数该期。洪涝灾害时出现,防洪排涝任务急。
春夏作物追和耪,防治病虫抓良机。玉米人工来授粉,棒穗上下籽粒齐。
棉花管理须狠抓,修追治虫勤锄地。顶尖分次来打掉,最迟不宜过月底。
大搞积肥和造肥,沤制绿肥好时机,雨季造林继续搞,成片零星都栽齐。
早熟苹果拣着摘,红荆绵槐到收期。高温预防畜中暑,查治日晒(病)和烂蹄(病)。
水中缺氧鱼泛塘,日出之前头浮起,矾水泼洒盐水喷,全塘鱼患得平息。
“夏景厌房栊,促席玩花丛。荷阴斜合翠,莲影对分红。此时避炎热,清樽独未空。”
诗说夏夜纳凉,从房中来到花丛中,席地而卧,欣赏水中莲荷,眼前又有美酒相伴,十分惬意。
“绿树荫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山亭古树参天,人迹罕见,蔷薇飘香,周身清凉,好一幅别开生面的山中消夏风俗画。
“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写出了盛夏时节赤身取凉的狂态。
“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散热有心静,凉生为室空。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
诗人认为在室内少放东西,心平气和坐于窗下,清风便会自然而来,凉爽也就由心而生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诗人认为,只有古树参天、宁静清幽的深山古寺,才是消暑纳凉的理想去处。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把盛夏的炎热与乘凉的快意写得意趣盎然,可以说是描写傍晚在荷花池畔纳凉的绝妙之作。
“柳枝西出叶向东,此非画柳实画风。风来无质堆纸上,巧借柳枝相形容。”
则写出了一个柳下纳凉、清风拂面的清凉世界。
“日盛三伏暑气熏,坐闲两厌是蝇蚊。纵逢战鼓云中起,箭射荷塘若洒金。”
描写了我国在大暑季节天气酷热、干旱少雨、蚊蝇叮人情景。
“天地一大窑,阳炭烹六月。万物此陶熔,人何怨炎热。君看百谷秋,亦是暑中结。田水沸如汤,背汗湿如泼。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
相较于避暑消夏之惬意率性的表达,本诗则联想得更深一层,更接地气和民情。诗写极盛夏的炎热,更衬托出农夫耕种的艰苦,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