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推荐

那日松蒙古部落娘娘庙的传说

科威特国旗/国徽/国歌/国花/国树/国鸟

广东开平元宵节吃油饭和“通心粥”的习俗

河北历史文化名城

闻名世界的农安“双塔之谜”

邢台白马河传说

泰山天外村广场12根龙柱的寓意

河南新乡七月七乞巧风俗

广西钦州丧葬习俗

方便适用的三穗竹器

山西“五谷炒面”的传说

江西东固根据地为何被称为“东井冈”

“二百五”的由来传说

“小满” 蚕神生日 民间祭祀“车神”

现在,越来越多的家庭重修家谱和以前有很大不同,以前的家谱只记载男子,现在则记载了女子。“清明会”领家谱的场面更加壮阔。
立碑。千百年来流传的立碑是为先祖树碑立传。每年“清明会”的前几个月,家庭辈分不分上下,年龄不分大小,性别不分男女,居住不分远近,聚集在一起商议立碑之事,自己撰写或请有文化的人拟好墓碑正背面的碑文,碑正面一般上方刻有“万古流芳”、“千古”等字样,右面刻有籍贯、出生年月日,故于年月日等字样,正中刻有“×氏始祖××之墓”或“严父×××之墓”、“慈母×××之墓”,左面刻有儿孙、儿女名字,何年何月何日立等字样。有的在碑背面刻有碑文,记载先人的生平事迹,有的撰写四言文的碑文,内容丰富,上下押韵、对仗。
有的还要刻上小小的土地公神、后土神,“×氏茔堂”的小石碑。
在“清明会”黎明前,按照风水、阴阳先生择的时辰,后人们就把墓碑运抵墓地,很多族人或亲戚都聚集到祖先的墓前,胸戴小白花或一小条红布在碑地迎碑,一路上礼炮、锣鼓齐鸣。墓碑到墓地后,先给墓中的后土神上香。则由风水先生在早已选择好的墓碑地墓中,搭罗盘、吊线,确定方位,由工匠在底座的位置控出一个大院,再由风水先生反复调试方位,赶在天亮的时辰,将碑墓座落下,在墓碑前燃起三柱高香,鞭炮齐鸣,吹鼓手敲锣打鼓,礼炮震耳,接下来举行揭碑、拜碑。拜碑仪式上,全体族人、宗亲、至亲就位肃立,按照辈分大小挨个叩拜大礼。拜完礼后,由两名有名望的族人揭碑,一名族人净碑,一名族人点朱,一名文化高的族人或宗亲或至亲恭读祭文。还要恭读本氏家族祖训、家训。还有的为土地公神、后土神和“×氏茔堂”立小石碑的,先立后土神碑,再立祖先墓碑,然后立守护墓的土地公神,“×氏茔堂”。
吃“清明会”。在扫墓、“添丁”、“续家谱”、“立碑”等祭祖活动完后,所有参加“清明会”族人、宗亲、至亲都聚集到“添丁”的家庭,或主办当年“清明会”的家庭,像过事情一样吃“清明会”。将宰割了的猪、羊、鸡,备足一桌桌酒席,谓之吃“清明会”,有的地方讲究族内人坐席只喝酒、不猜拳,有的地方可以猜拳喝酒。算是家族人一年一次的大团聚,继续和谐繁荣下去。
现在榆中许多地方仍然延续这种古老的“清明会”习俗,但在内容上有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