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朗族桑衎节

傲蕊子

布朗族桑衎节

布朗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根据历史文献记载,永昌一带是古代“濮人”居住的地区,部族众多,分布很广,很早就活动在澜沧江和怒江流域各地。“濮人”中的一支很可能就是现今布朗族的先民。

自西汉王朝在云南设置益州郡,下辖惜唐(保山)、不韦(保山以南)等县,濮人活动的地区就纳入了西汉王朝的郡县范围。在西晋时,永昌濮人中的一部分向南迁移到镇康、凤庆、临仓一带。唐朝时称为“朴子蛮”,元、明、清时称为“蒲蛮”。

隋唐以后,文献记载有所谓“濮人”、“扑子”、“朴子”、“扑”、“蒲满”、“蒲人”等名称,其分布更为广阔,唐宋时期,“扑人”受南诏、大理政权统治;明朝设顺宁府,以蒲人头人充任土知府。

后来原居于云南南部的部分蒲人发展为如今的布朗族。

布朗族是一个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少数民族,有着许多自己丰富而独特的民族文化,“桑衎节”就是布朗族最隆重的节日,其实用我们布朗话是叫“考摆”(同音),是我们布朗同胞的新年

一般都是每年的4月中旬过的,为了让大家有个统一的时间,政府把4月9日至12日定为布朗族的桑衎节,节日期间各村寨的布朗族同胞都会杀猪宰牛、自制火花、载歌载舞等形式共同庆祝节日。

热门推荐

广西永福百寿岩“百寿图”石刻

多哥共和国国庆日

侗乡鱼俗

善对神童纪晓岚

安徽淮南寿县清真寺

独龙族男子服饰

广东平远六吉“迎相公”隐藏的民族情结

民俗“孤鸾年”的结婚习俗

凤县消灾寺与金台观

上希腊男人岛先查性别 甚至连动物都是雄性

满族丧葬礼仪食俗

马里的习俗礼仪

世界上最长的头发 阿萨•曼德拉头长16.7米重40斤被压弯脊柱

辽宁大连金州忠义寺 关帝庙

辽宁兴城首山简介及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