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推荐

陕北唢呐

哀牢王子与洱海神女

飞花令——早

巴基斯坦乔莫斯节

四川嘉绒藏区传统节日“代汝节”

壮族娅拜节

寿司的由来

黄金福字在萨满仙门中的意义

河北邯郸武灵丛台“夫妻南北 兄妹沾襟”的典故

河南认干亲 认义父母的民间习俗

“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来历

潮汕有两个神奇的杯子 能预测未来

傣家山寨“和尚谈恋爱”

客家习俗 出嫁带伞

在多姿多彩的彝族文化中,云南弥渡县红岩镇福长村的操兵节(俗称敲兵节)尤具特色,是当地彝族继火把节之后的又一个重大节日。据了解,操兵节在国内的其他彝族地区已失传,唯福长村彝族同胞把这一节日延续到今天。
福长村位于弥渡红岩镇东北面,全村有113户,385人,村民全部为彝族腊罗人。福长村人讲究祭祀,一年的祭祀活动很多,现有些节日已淡化,简单化,而操兵节一直被传下来。福长村村民称操兵节为“阿独敲”(彝语),“阿独”意大王,“敲”意操练,用汉语讲就是大王在出征前操练士兵。
操兵节属当地彝族的一种纪念活动。传说远古时代,部落之间战争频繁,彝族部落兵马较少,为了抵御外来侵扰,增强士兵的素质,提高战斗力,在出兵前进行祭祀、占卜和操练士兵,以求能打胜战。解放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提高,操兵节也逐渐演化成体现民族风情和民族团结的一个节日。
操兵节在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六日进行,节日由来已久,代代相传,从未间断。解放前,村里的土主庙旁有一块5亩左右的活动场所,称为操兵场,场中央有一棵树,树龄500年左右,称为领兵树。解放后,操兵场被划分给农户种田,操兵活动迁至土主庙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