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推荐

新娘嫁妆有讲究

坦桑尼亚人吃香蕉蘸辣椒

“扶桑”作何解释

江西遂川珊田元宵架花

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

多大的年龄段才算是青梅竹马?青梅竹马的含义是啥?

景颇族挎包

河北安平孝感圣姑庙

陕西榆林的那些古楼

顶在头上的规矩 冠制

宜兰市花

四川成都易老妈蹄花的来历

泰国男人的出家习俗

新西兰节日

短信微博电子邮件拜年
到亲朋好友家和邻居那里祝贺新春,旧称拜年。高巍说,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过去拜年大多亲自上门拜访或互赠贺年片等形式,东家进西家出、七大姑八大姨的,在春节期间走上一圈,让人们在这种走亲访友中体会年节的祥和、热闹。但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迁,近几年来,春节期间以短信、微博或者电子邮件拜年日渐成为主流。
“但不少受访者表示,拜年短信的内容原创少,大多千人一信,缺少温情和有针对性的话语,让人感觉新年的祝福有点对付。”
高巍建议,用短信等新形式拜年,发送的内容应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把心底的情感融入到文字中,创作原创短信,就能达到诚心诚意拜年的效果。
庙会发展多元化
买年货、品小吃、赏民俗要想寻年味,还得逛庙会。高巍说,在北京地区,春节期间的庙会活动已经恢复了三十多年,除了以京味儿为特色的传统庙会,现在的庙会活动还出现了很多具有历史文化底蕴、具有观赏性的特色项目,呈现出了多样化发展的趋势。如天坛、地坛的祭天、祭地表演,朝阳公园、欢乐谷等的洋庙会等。此外,近些年来衍生出的像金源燕莎、东城区文化馆、丰台区文化馆等室内庙会形式,可操作性和参与性大大提高。
“像天坛每年的祭天仪式,都能吸引二三十万人前去现场观礼,带给人很大的震撼。因为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今天人们去庙会已脱离了吃与凑热闹的低层次需求,更希望在精神文化上得到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