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推荐

元宵夜张灯的来历

汉族的由来

历史文化名镇 甘肃古浪大靖镇

飞花令——英

巴巴多斯国旗/国徽/国歌/国花/国鸟/国石

胡公岩摩崖石刻

福建三明各地婚嫁习俗

澳大利亚风土人情

镇江端午节风俗

即将消失的鲁南石板房

甘肃崇信的婚姻习俗

广西柳州清真寺

俗语“正月的猪 五月的牛”啥意思

河南仅存的12个单字县

冬至(WinterSolstice),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以冬至为节日的传统由来已久。《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
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民间的冬至节俗,又要比官方礼仪丰富得多。
东汉时,天、地、君、亲、师,都是冬至的供贺对象(《四民月令》)。
南北朝时,民间又有了于冬至日食赤小豆以避邪的习俗(《荆楚岁时记》)。到了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延续至今,百姓在这一天要向已逝长辈等尊长祭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