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推荐

湖北神农架林区的民俗风情

哈萨克民族的饮食文化

山西孝义四绝

江西井冈山“全堂狮灯”

斯里兰卡民间娱乐和传统节日

巴西情人节

俗语“桃养人 杏伤人 李子树下埋死人”啥意思

山西介休张壁古堡

山东莱西古老家庙建筑 展现沧桑岁月

刘墉 刘罗锅经典对联20副

英美国家的饮食文化

江西吉安永新小鼓

青海第二大寺 街子清真大寺

世界上最穷的五个国家 阿富汗常受战争侵袭 委内瑞拉经济萧条

仡佬族自称“仡佬”,一个意思为“人”,另一个意思是“竹”。仡佬族是从西南古老的农耕民濮人的一支发展而来的,至今,贵州的彝族仍称仡佬族为“濮”。史书记载他们“以竹为姓”,以竹为民族图腾,其族称就依此而来。大约2000多年前,仡佬族先民建立了“夜郎国”。从魏晋南北朝以至隋唐的汉文典籍中,都把“仡佬”记为“獠”。隋唐以后逐渐出现“犵獠”、“獦獠”。宋代记为“獦獠”、“犵獠”、“狤獠”。元代记为“土獠”、“秃獠”。明代以后固定记为“犵狫”。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人民意愿,统一称为仡佬族。
务川是仡佬族的发源、发祥地,他们从这里走向世界。
据《夏书》记载:远古时人们把生活在洪渡河两岸大山中的濮人视为“神”,是“天之子”、“人中精灵”。而把朱砂视为神物,是天赐的。夏、商、周时期,得到濮人的朱砂,就等于得到神的礼物而祥端。濮地几乎成了世外神地,2000多年无人侵犯。
濮人就是如今仡佬族的先民,传说他们是从天上下来的,是九重天天主的子民,所以古人们把他们称之为“天之子”,“人中精灵”。其实仡佬先民们最早在务川这块土地上用自己的生命和天斗、地斗、野兽们斗,生吞活剥延续生存。用生命为代价逐渐地认识了自然,掌握了生存的本领,不断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才推进了仡佬民族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