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小热昏

大渊献

上海小热昏

小热昏是上海滩上植根于民间的一种马路说唱艺术。源于清末民初,当时杜宝林等民间艺人采用隐晦曲折的手法,以“说朝报”的形式,说唱时事新闻和笑话故事,讽喻当时的社会黑暗,初名“醒世笑谈”,后称“小热昏”,盛行于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形成为一种独具上海地方特色的说唱。

小热昏用地道的上海方言演唱,一般以小锣或三巧板伴奏,常用曲调有“锣先锋”、“三巧赋”、“东乡调”等。很多小热昏艺人自己熬制梨膏糖,用唱"小热昏"来推销。名艺人有陈长生(艺名小得利),后有陈国安、徐和其、俞笑飞等。50年代后小热昏艺人多半成为滑稽评弹演员,与今天活跃在上海舞台的"轻松艺术"--独脚戏、滑稽戏颇有渊源。

热门推荐

藏文化的另一种韵味 雪域藏刀

塞班岛当地特色

山西盂县正月十五河灯节

中国象棋的由来

比利时饮食习俗

俄罗斯社交忌讳15例

河南开封万岁山春节大庙会

广东珠海唐家湾唐氏抗日一家

嘉峪关定城砖的传说

山东威海非遗 乳山大秧歌

五华华城“三月三”天妃庙会

湖南麻阳苗族节日习俗

陕西凤翔民俗文化

以色列礼仪习俗

河南林州依崖临湖西乡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