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醮科仪音乐 海南道教文化之奇葩(3)

灵溪

海南斋乐推动琼剧发展

海南的斋乐既有中原天师道斋醮音乐的共性,又具有海南斋醮科仪音乐的个性,独具一格。海南最大剧种琼剧的远祖就是作斋祭祀文化,其唱腔从斋乐中汲取了很多音乐元素。

清朝中叶,斋乐的广为流传对琼剧产生了重要影响,使其形成岭南四大剧种之一,至今琼剧和斋醮科仪音乐的曲牌、板式、声腔、锣鼓谱都有相同之处,甚至有人称观看琼剧演出为看“斋”。

晚清以后,斋醮科仪音乐又“回流”套用并改革琼剧的曲牌和部分唱腔,丰富了斋坛(场)法事的表现空间,使斋醮科仪音乐艺术含量更加丰富。它以民俗祭祀活动为载体,历经千百年不断的进化、发展和传播。

海南现有的许多传统乐曲,如《拜八仙》、《佛前灯》、《香赞》、《朝奏》、《幽关发》、《平安朝》、《闹军坡》等,均来自作斋祭祀音乐,直至今日依然传唱不息。

海南斋乐,保留了自古以来的民间信仰,又承载了众多海南人的原始记忆,体现了海南民众多元化的宗教信仰,有民俗学研究价值,也有民间文学的研究价值。

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剧,民间信仰逐渐淡化。斋醮科仪的祭祀仪式及其科仪音乐也将随老道士的去世而失传,保护斋乐已经迫在眉睫。

上一页2/4下一页

热门推荐

光泽县山头村何氏节孝牌坊

印度尼西亚猴节

中国四大古城 云南丽江古城是由木氏先祖迁至于此

江苏连云港生育教子习俗

蔚县习俗庙会

湖北黄梅妙乐寺

阿尔及利亚人的饮食风俗

闽南冬至赛过年

中国历史上的寿星

四川眉山柳江古镇

扁担

满族珍珠球

浙江金华汤溪 清明祖坟前“抢头杵”

埃及元旦节

世界上智商最高的人 威廉·詹姆斯·席德斯智商3003岁自学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