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方语言的忌讳

才艺

中国地方语言的忌讳

1、古有“楚人重巫鬼”之说,可见忌讳词以及忌讳语产生的条件不是单一的。长沙迷信风习在“文夕大小”前是很“强烈”的,尤其以中下层阶级及妇女,尤以早晨、节时特别忌讳。他们忌讳“龙、虎、蛇、鬼”等音,故登隆(隆与龙同音)街改为“亮亮子街”,老龙潭改称“蛟舍子潭”,府后街称“猫后街”,腐乳称“猫乳”,豆腐称“豆干子”,斧头称“开山子”,鬼称“浸老馆”等等。

昔日长沙流传一则笑话,某人自述其早上的生活说:“早上起来,把被窝一抚(音同虎),鞋子一笼(音同龙),手捏两只油炸鬼(即油条),就往嘴里塞。”意在嘲笑不懂得语言忌讳的人,其实今天看来,这笑者与被笑者又相差几何?

2、因为“醋”与“错”音近,北方古时一般忌“醋”这个音,现在好像没怎么忌了。

3、因为“肝”与“乾”同音,粤语中忌肝,结果猪肝叫猪润,鸡干叫鸡润,豆腐叫豆润。

4、上海话忌“鹅”,因为“鹅”与“我”音近,弄不好“杀鹅”成了“杀我”,所以上海人把鹅叫做白乌龟。

上一页0/2下一页

热门推荐

仙游“七月半”

莫桑比克—世界腰果之乡

供啥佛能让你财源滚滚

安徽合肥端午吃鳝鳖

布依族风俗

山东春节习俗

福建政和重要节日习俗

河南新密溱洧婚俗

2014闰月年最应该做的四件事

陕西丹凤社火

陕西榆林的那些古楼

关于黄河的历史资料

苏州东山陆巷古村落

最不起眼的冷门行业 殡葬 试睡和开锁行业上榜

山西襄垣响堂山古建筑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