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传统风俗 打囤与填仓

白玉

天津传统风俗 打囤与填仓

旧历正月二十四打囤,是源于河北省农村的习俗。早晨或傍晚,用木棍敲打用苇席圈成的盛粮食的容器,象征着粮仓已清整好,准备着粮食源源不断地入囤。

打囤的习俗表现了经饥饿煎熬的农民对吃饱肚子的企盼。天津人大都到粮店买粮,盛粮的容器改为布口袋或陶瓷盆罐,本无囤可打,但由于居民的组成成份大部分来自河北省、山东、山西等地的农村,仍长时间保持着打囤的习俗,只是内容有了变化。晚饭后,用白色的粉笔在院中或街中心的地上,画一个圆圈,比作粮仓;然后把春节期间门窗上悬挂的"掉钱儿"撕下几个"钱儿"包好,或者包些米、豆等,搁放在所画圆圈的中心,用砖块压好,谓之已打囤。相传这一天也是老鼠会亲的日子,人们须早睡觉,免得打扰老鼠们的好事。否则老鼠就会报复,咬坏衣物和食品。

旧历正月二十五的填仓同打囤一样都是农村的习俗。粮食入仓,满满当当,丰衣足食,家丁兴旺,同样表现出一种美好的愿望。填仓日,家家喝鱼汤,取其年年有余的意思。妇女切忌做针线活,扎了仓官的眼睛,无神灵保护粮仓,那还了得。随着都市经济的发展和现代文明的提高,人们再不需为吃饱肚子而发愁了。所以打囤、填仓的旧习俗渐渐地被遗忘。在这二天,偶尔也会传来稀稀落落的鞭炮声,似乎告诉人们该打囤、填仓了。然而,很少有人再去迎合。

热门推荐

世界上最落后的国家 刚过共和国

中国古代生育政策 汉朝适婚女子不出嫁要罚款

广西容县真武阁

中国史上十三大不可思议的童谣预言

哈尼族二月二祭龙节的故事

陕西西安十八座城门的名称来历

白露习俗 “补露”各不同

舍利子是怎么形成的

陈山火龙

女书习俗

葡萄牙饮食文化的奇葩 木糠布甸

豫南花鼓戏

安溪蓝田游龙灯习俗

英国城市排名 都是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

彝族的自然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