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全文及译文(2)

丹旋

《老子》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矣。

译文

不崇尚贤才异能,使人民不至于炫技逞能而争名逐利。不看重稀贵之物,使人民不做盗贼。不显露足以引起贪欲的物事,使人民的心思不至于被扰乱。因此,圣人治理天下的原则是:排弃充斥于人民心中的各种成见,满足人民的温饱需求,软化人民的犟执趋求,提高人民的自立自足能力。通常使人民不执成见、不生贪欲,使那些"智者"不敢为所欲为。从事于无所成为的作为,即可以得到全面的治理。

《老子》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也。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

译文

道是虚无的,但它的作用却似乎无穷无尽。它是那样的幽深莫测,像是一切存在的本源依归。它消磨了锋角,排解了纠纷,柔和了光芒,浑同于尘俗。它无形无迹呵,像是很不确定的存在。我不知道在它之上还能有什么更本源的存在,只觉得它存在于天帝之前。

上一页1/41下一页

热门推荐

钦州寿庆习俗

为什么用“桃李”来指代学生?

安徽明光市抹山寺

扬州婚礼习俗

塔吉克族丧葬

湖北咸丰 唐崖地名的由来

五台山大白塔

客家清明习俗 插柳

山东德州各区县名字的由来

四川宜宾屏山楼东古镇

惠州大亚湾杨包真人庙会

黑龙江漠河北极村

广东兴宁神光山石古大王的传说

三亚黎族钱铃双刀舞

福建福州民俗 “做半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