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推荐

佤族插种节惹岛节

门巴族乐器那额

广东云浮各地地名故事

门巴族节日 “晒佛节”

湖北谷城婚嫁习俗

丽江龙女树的传说

福建周宁陈峭村 深山坳走出的“金凤凰”

荥阳历史文化

母亲节习俗

正月初五接财神的习俗

农历三月三吃地菜煮鸡蛋的习俗

黑龙江12个不得不去的景点

土库曼斯坦人的民族服饰

湖南宜章土话

民间剪纸艺人凭着一把剪刀,几张宣纸,百般变化,寓意多端,剪出象征吉祥、如意、福寿、财喜等等花样来。直至清末民初,扬州仍有不少艺人赖剪纸手艺谋生。
解放后,剪纸同其他传统手工艺一样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重视。1955年,成立了民间工艺社(现为扬州工艺厂),把民间流散的艺人组织起来,并安排了良好的工作条件,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热情。现在他们品种已有1000多种,销售至几十个国家和地区,为国内外文化艺术交流作出了贡献。
著名老艺人张永寿,是扬州剪纸艺术的优秀代表。他从12岁起随父学艺,经历了70多个艺术春秋,创作了数千幅剪纸。其主要作品有50年代的《百花齐放》、70年代的《百菊图》和80年代的《百蝶恋花图》三部剪纸集。《百花齐放》剪纸集出版时,郭沫若同志为之写诗云:"扬州艺人张永寿,剪出百花齐主来。请看剪下出春秋,顿使东风遍九垓"。1979年,张永寿被国家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日本朋友称誉他为"人间国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