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舟山船拳

成和

浙江—舟山船拳

舟山船拳是舟山渔区的武术奇葩,是根据渔船船舱面积和船只行驶特点,融合吴越船拳特点而创造的一种拳术,发源于吴越春秋,形成于明清,也是明清时期时期舟山渔区帮会组织之一—“洪帮”特有的拳种。船拳极具海岛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且对强身、护体和全民健身运动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船拳在中华武术宝库中独树一帜,原先盛行于河上。船拳根据在河渠纵横交错的水道表演的特点,兼收各派之长自成一脉,形成了似南拳,又非南拳的独特风格。具有体用兼备、内外兼修、短兵相接、效法水战,刚劲遒健、神形合一,步势稳烈、躲闪灵活的特点。进攻时出招敏捷,收招迅速;防御时以手为主,似开似闭,以身为轴,原地转动。

船拳十分注重腿部、臀部和腰部的运动,步法极重马步,以求操拳时稳健,经得起风浪颠簸。腿部是发力的重点,故十分重视转腰、甩腰、下腰的动作。为进退自如,船拳十分重视马步转弓步,弓步转马步的动作,以体现进则带攻,攻则带躲闪的特点。由于船拳有强身、护体、御敌的功能,很快传入舟山,深受渔民青睐。最盛时期,几乎个个渔民都练上一套。传说明、清时舟山渔民在抗倭、抗盗斗争中大出风头,一些吃过苦头的倭寇、海盗还战战兢兢地称之为“神拳”。

民国初年,定海、普陀、岱山等地都办起国术馆,渔民为健身防体赶往国术馆习武者颇多。学得国术精髓者便将国术中一些拳术,根据渔船舱面面积和船只行驶特点,融化吴越船拳特点,创造了舟山的神拳—船拳。

热门推荐

世界上最黑的孩子 南非小孩真相大曝光

浙江义乌中国维摩禅祖师傅大士

方城石猴

科摩罗婚礼习俗

土族於菟

贵州正安仡佬族三幺台习俗

壮族纸马舞

贵州黎平侗寨 关秧门节

危地马拉宗教和主要节日

美国礼仪

小满习俗

中国普陀山南海观音文化节

韩国美食三绝是什么

枝江民间吹打乐

河南新郑黄帝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