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布袋戏

欣怡酱

台湾布袋戏

布袋戏又称掌中戏(因身形如同布袋,又以手掌操弄,因此名之掌中),为台湾地方戏剧的一种,由泉州传入台湾。其所使用之木偶除头、手、足外躯体部分均以布做成。70年代,黄俊雄主演的"云洲大儒侠"曾风靡全岛,迄今仍为人喜爱

自从清朝普遍流行之后,尤以福建漳州、泉州及潮州一带之发展为甚,堪称布袋戏的最早创始地。起源由于历时已久,因此不易得到确切的答案,仅能从相关的民间传说中抽丝剥茧找出比较可能的出处,就各方的论述来看,大部份都认为明末清初有位穷书生梁炳麟(或孙巧仁)进京考试不幸名落孙山,由于落地秀才满腹经纶不得志,又于梦中梦见老翁掌中题有『功名归掌上』因此借藉操弄布袋戏偶编演戏剧暗讽朝廷时政,未料布袋戏却广受喜爱,逐渐流传开来扬名各地。

清末布袋戏由于移民之故流传至台湾,由于广受民间欢迎,因此发展蓬勃迅速、内容更加丰富,俨然成为中国最受欢迎的偶戏。

初期的传统布袋戏由于台湾的环境变迁而逐渐转型为比较活泼多变的金光布袋戏,不再拘泥于历史典故、章回小说之曲目,戏偶也由最初的小型掌中戏偶,改良成近乎与人身大小的大型戏偶,由于内容符合时下的流行,快速窜升成为年轻人一项休闲娱乐。

热门推荐

法国帝王节

福建建瓯水南塔

刘氏制鼓 造出全国最大最小牛皮鼓

探索最后的鹰猎人 哈萨克族驯鹰狩猎

福建根雕艺术

泰山红门宫 道教、佛教、儒教三教合一的古建筑群

壮族的丧葬风俗

多米尼加人名

五台山最著名的寺庙

美国的海底音乐节

河南兰考张良墓

回族宗教人士的“穿衣”仪式

普宁春节习俗

安道尔国旗/国徽/国歌

盘古神话与河南泌阳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