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谈古人名与字

余妍

趣谈古人名与字

古人有名有字。名一般指人的姓名或单指名。

古代婴儿出生三个月时由父母命名,供长辈呼唤。字是男子20岁(成人)举行加冠时取字,女子15岁许嫁时举行笄礼取字。古人起名取字方式虽多种多样,但名和字一般在意义上都存在一定的联系,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

其一:取字最常见的方法是名与字含义相同或相近,彼此能起解释的作用。例如屈原,其名平,字原;《尔雅·释地》中解释“广平曰原”。诸葛亮,字孔明,“亮”与“明”的字义十分相近;班固,字孟坚,固和坚都有“坚定不可动摇”的意思;杜甫,字子美,“甫”的解释则是“古代美男子的称呼”;北宋散文家曾巩,字子固,巩和固意义相同。

其二:名与字所取文字的含义正好相反相对。

比如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字退之,愈的意思是“痊愈、越来越好”之意;北宋词人晏殊,字同叔,“殊与同”就是意义相反;再如宋朝著名理学家朱熹,其名熹,字元晦,“熹”明亮之意,而“晦”则是昏暗的意思。黄损,字益之;徐退,字进之;“损”与“益”,“退”与“进”,都正好可组成反义词。这类虽然不多,但细细品味也别有一番意思。

其三:由此及彼,于联想中识雅趣。

如关羽,字云长,由鸟儿的羽毛连想到天空的浮云;贾岛,字浪仙,由岛想到浪花的洁白自由。

陆龙,字在田;钱谦,字受益;高明,字则诚;李宗仁,字德邻。

这一种又是根据某一成语而来。此类成语分别是:“见龙在田”,“谦受益”,“明则诚”,“德不孤,必有邻”。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又称老聃

还有一部分由于词义的变迁,现在已经很难看出他们的名和字之间的联系了,但如果我们深入的去了解,还是可以找到其中的奥秘。例如:孟子,名轲,字子舆。《说文·车部》中解释:轲“接轴车”,舆“古代马车车厢”,由此可见孟子的名和字的关系应属于上面所说的第一种情况。再如:苏轼,名轼,字子瞻。轼:车前供人凭倚的横木。《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中有“君冯(凭)轼而观之”的句子,而“瞻”就有“向前看”的意思。从这里来看苏轼的名和字的关系应属第三种情况。

上一页0/4下一页

热门推荐

民族文化 布依族的天文历法

圣马力诺习俗礼仪

安徽黄山徽州区岩寺上九庙会

平凉跑秧歌民俗

台湾灯会

潮州歌册 百屏花灯歌

彝族妇女围腰 护心帕的来历传说

江华瑶族风俗

世界海事日

正月初二--最念是旧情

广东东莞人的鸭蛋民俗

湖南春节习俗

浙江苍南丧葬习俗

山东济宁兖州天下第一剑

土族丧葬礼仪中的宗教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