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推荐

云南会泽灯草姑娘的故事

世界上最小的变性人 美国女童年龄仅8岁美国变性儿童的代言人

礼乐文化的由来 以礼为教、以乐为教

武当山金童峰和玉女峰的传说

徽州文化 新安画派

回族的见面礼

世界上最恶心的糖排行榜 耳屎糖、蝎子糖纷纷上榜

河北武安云岩寺

江西上饶三清山风景名胜区

河南襄城文庙

阿曼文化习俗

陕西柞水婚恋习俗

俄罗斯男人节

哈萨克族工艺

庙会又称“庙市”或“节场”,自东汉时期佛教传入我国,至唐宋佛教发展达到了鼎盛时期,由此出现了名目繁多的宗教活动,各派宗教在每年的一定日期把神佛塑像装上车在城乡巡行,称为“行像”,后来又增加了舞蹈、戏剧表演、杂技等内容,促进了商业贸易交流,成为附近百姓的盛大节日。
常熟的白雀寺庙会,在大义寺基原是祭祀小王老爷神位的,在明朝佛教非常盛行的一个时期,庙会也由此而开始。白雀寺庙会在每年农历三月的十三、十四这两天,村民们自发进行“行像”,即把各路的佛像从社中抬出,集中汇集到寺基白雀寺进行一定的宗教活动,所以也称为“寺基庙会”,这在地方志中有记载。
白雀寺庙会是中国古代传统农本思想的产物,为研究江南水乡的农耕文化提供了范例,同时也是佛教思想日常渗透的一个标本。白雀寺庙会的独特之处在于:抬各社神像必须经过香花桥,谁先到谁就占到“仙气”,并且占据看戏好位置;村民们赶集进行物质交流,进行各种民间娱乐表演和体育竞技。
白雀寺庙会从明朝开始,历经清、民国,到解放初期,一直兴盛不衰。后因“文革”影响停办,1997年经常熟市人民政府批准重建白雀寺后恢复举办,每年庙会各地香客、商贩云集,热闹非凡,成为大义周边最重要的民俗活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