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安庆乡土童戏

雨寒君

早年安庆乡土童戏

早年,老百姓生活艰难,孩子们连温饱都无法保障,却享受着极大的自由。大人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小伙伴邀帮结伙,创造了无数精彩的游戏,尽享快乐时光。

儿时游戏有不少是各地相同的,比如滚铁环、踢毽子、跳绳、跳皮筋、打弹弓、打蛋子儿(弹玻璃球)、拍洋画、老鹰捉小鸡、抓特务、跳房子(跳格子)等等。还有些游戏似乎是安庆独有的,或名称不同,或玩法不同。

砸鳖。用多张纸折成三角形或是正方形,厚厚的,称为‘鳖’,使劲砸下去,形成气流,把对方的‘鳖’掀翻,就赢为己有;

驰鳖。找来片状青石,作为‘鳖’,于十多米外立一砖块,瞄准用力掷出,‘鳖’在地面快速滑行,将目标砖‘驰’倒地者为胜。(驰,滑动);

冲铁丝网。所有孩子分成两边,互相手拉手,开始时,扮铁丝网的一边指定对方冲击的人,大家把手摆动起来,用‘大秧歌’的曲调唱道:“我们要求一个人”,队列边唱边向前走三步,对方同样一齐摆手问道:“你们要求什么人?”回答:“我们要求xxx”,这时xxx立即从对方行列里冲出,向手拉手组成的铁丝网冲去,力图把铁丝网冲破,成功了就可以回到本方队列,并带回一个俘虏,如果冲不过,则会被对方铁丝网围住,成为俘虏,游戏重新开始,铁丝网由另一方担任。这个游戏很费时,往往分不出胜负;

打乌龟壳。大家坐成一排,伸出双脚,一个人在对面拿着树枝,挨个敲,大家念念有词:“脚底脚底邦邦,邦到南山,南山划船,是尔公公,是尔婆婆,大脚,小脚,乌龟,缩了,一支,大,老,壳!”数到壳字时树枝落到哪支脚上,就缩起。再接着敲,接着念,不断重复,直到最后一支脚。这孩子就要受到惩罚。大家一对对头抵头,手搭在对方肩上拼成拱桥,受罚者从桥洞钻过,大家‘嘟’嘴,唾沫飞溅,说是下雨。“尔公公,尔婆婆”是否也能说明安庆方言与古语的渊源呢?

上一页0/3下一页

热门推荐

尼泊尔的习俗礼仪

内蒙古牙克石市各个地名的由来

广西横县壮族民间凤凰舞

清明节农谚

“入厝”—闽南人的乔迁风俗

传统腊八节开运妙法

客家梅菜干的传说

东方朔与元宵姑娘的传说故事

赫哲族食鱼习俗

谚语故事 “大水冲了龙王庙 一家人不识一家人”

陕西宝鸡古凤州生态民俗文化旅游节

世界上最好玩的游戏 魔兽世界才排第九

佛教里的“华严三圣”、“西方三圣”、“东方三圣”

“难得糊涂”的来历

墨西哥草帽 民族象征和爱情信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