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推荐

辽阳市花/市树

内蒙古室韦镇 呼伦贝尔“桃花源”

瞿门三烈士 秋白、景白、坚白

毛里求斯国旗/国徽/国歌/国鸟

赫哲族 古老渔猎民族 乌苏里江响渔歌

端午节的八种文化传统

锡伯族汉语姓氏录

安徽无为荸荠

福建平和庄上土楼

毛南族猴鼓舞的传说

陕西合阳县和阳村打喜年俗

云南昭通彝族文化大观园 六祖文化广场

福建莆田囊山慈寿寺

敖鲁古雅 中国最后一个驯鹿部落

“二月二,蜒蚰百脚全下地”,意思是说农历二月初二这天,蜒蚰(鼻涕蟲)、百脚(蜈蚣)之类的生物都出來了。
民谚有“二月二,龙抬头,蝎子蜈蚣都露头”之说。按,农历二月初二前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的惊蛰。惊蛰的惊雷,惊醒了蜒蚰百脚这类昆虫,也惊醒了冬眠已久的龙。但蜒蚰百脚是不足为道的小生命,除了令人厌恶,似乎并不为人们在意;龙却不然,它是我们民族的图腾,是人民膜拜的偶像。设想一下,当隆隆的雷声將蟄伏的巨龙惊醒,巨龙睜开眼睛,昂起头來,抖擞身体,对世界將是一個怎样的震动啊!於是,出於对龙的敬畏,古人將这一日定为春龙节(或叫龙头节,青龙节)。这一天,人们都要到江河水畔祭龙,所謂“二月初二日,焚香水畔,以祭龙神”(《中华全国风俗志·寿春岁时记》)。
其实,惊蟄惊醒的不只是百虫,還有人类。蟄居了一冬的人们迎着初春的朝阳祭龙祈福之时,何尝不是自己活动筋骨的時候?於是,祭龙不過成为一种仪式,更多的是利用這一仪式享受生活。於是,便衍生出了许多玩的花样,吃的花样。尤其是吃,什么吃“龙耳”,吃“龙鳞”,吃“龙须”,吃“龙子”,吃“龙眼”,等等,不一而足。
時代变了,許多传統习俗在多元文化的挤压中渐渐出人們的生活,这是很令人遺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