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推荐

韩国保宁美容泥浆节

圣卢西亚饮食习俗

河南开封东大寺

关于佛教“木鱼”的伤感传说

云龙宝丰古镇

玻利维亚旅游购物

小洞麻衣庙与孝文化

潮汕民谣 大井蚶开嘴就退钱

僧人吃饭的斋堂为何叫五观堂

爨底下村 京西古道上的古村落

土耳其信仰忌讳

绍兴人的四季茶俗

全球强国排行榜 美国霸占榜首 印度仅次于德国

安徽灵璧虞姬墓

西汉初元元年(公元前48年),中原政府在交河、高昌分别设置囤集兵马的据点,高昌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公元501年,麴氏高昌立国,定都高昌城。百年之后,高僧玄奘与此地结下不解之缘。
根据《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大唐西域记》等史料记载,玄奘在贞观三年(公元629年)离开长安,途径秦州(天水)、兰州、凉州(武威)、瓜州(敦煌),并涉险“偷渡”玉门关,在去往伊吾(哈密)的戈壁中又遭遇风沙迷失方向,差点丢掉性命。在戈壁中前行近一个月后,玄奘终于到达伊吾,并遇到了正欲归国的高昌国使者。
当时的高昌国王麴文泰是虔诚的佛教信徒,听闻高僧到此,立即“敕令伊吾王遣法师来,仍简上马数十疋(匹),遣贵臣驰驱设顿迎候”。盛情难却,玄奘只好改变计划,取道高昌。
当玄奘来到高昌城时,已经是半夜时分,麴文泰与群臣列烛出宫迎接,并将其安置于宫外后院的重阁宝帐中。到了第二天一早,玄奘尚未起床,他又携王妃和群臣前来礼拜,并以最高礼节接待玄奘。
期间麴文泰极力挽留玄奘勿往西去,就此定居,玄奘以求法之心为念执意西去。多次劝说无果后,麴文泰以“送师还国”相要挟,但玄奘以绝食明志。
绝食四日后,面对奄奄一息的玄奘,麴文泰只能松口,但提出要与玄奘结为兄弟,求法师再留高昌城一个月讲经,并约定玄奘归来时,一定要到高昌国住三年,以受弟子供奉。玄奘欣然同意。
一个月转瞬即逝,在完成了对《仁王般若经》的讲解后,麴文泰组成了一支护送玄奘西行的庞大队伍,并准备了大量物资供玄奘往返之用。他还作书二十四封,通龟兹等二十四国,并附有信物和礼物,方便玄奘通行。出发的那一天,麴文泰携全城百姓将玄奘一行人送至高昌城西门,王与法师相拥而泣,道俗皆悲,声振郊邑。
高昌城的“逼迫”称得上是玄奘西行的“最后一难”。麴文泰对玄奘西行的周密安排和举全国之力的支持帮助玄奘在西域、中亚各国均受到礼遇,并顺利来到印度。
但当十五年后玄奘求法归来时,已是物是人非。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高昌国为唐所灭,设西州,麴文泰也长眠九泉,玄奘在悲痛中决定改道于阗,再未回到高昌城。
高昌城后来的命运和交河城一样,几经战乱,最后亡于元末明初的战火之中。当出使西域的陈诚来到高昌故城,见到仅有少量居民的废城,发出慨叹:
高昌旧治月氏习,城郭萧条市肆稀。
遗迹尚存唐制度,居人争睹汉官仪。
梵宫零落留金像,神道荒凉卧石碑。
征马不知风土异,隔花犹自向人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