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安黄龙戏

温如初

农安黄龙戏

黄龙戏,吉林省地方剧种,是农安县创作的地方戏曲新剧种,因农安曾是辽代有名的黄龙府而得名,黄龙戏产生之初,只有小生、小丑、小旦三行。后在实践中,充实了刀马旦、老生和老旦。音乐主要分生、旦、丑行当唱腔、表演及化妆、服装等基本上依照京剧的路子。

农安黄龙戏

黄龙戏诞生于1959年,她是以东北皮影戏音乐为基调。并吸收民间音乐而形成的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广泛群众基础的新剧种。1958年12月,农安县文化主管部门根据吉林省文化局关于创地方新剧种的指示精神,决定创建本地戏曲剧种,1959年1月编演了大型剧目《樊梨花》,次年9月公演时获好评,新剧种受到肯定,1960年9月命名黄龙戏。

农安黄龙戏

自上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由农安县剧团排演的《无事生非》、《风雨菱花》、《魂系黄龙府》、《鹰格夫人》等大型剧目,曾在中国第二届戏剧节、全国地方戏曲汇演,布拉格国际舞台美术展览活动中共获20个奖项,黄龙戏因此而声名远播。

农安黄龙戏

黄龙戏属农客观存在地方戏剧种,因产生于古城黄龙府而得名。它的唱腔音乐以当地流行的“本地皮影”为基调,吸收了东北大鼓、太平鼓和民间小调的精华,融为一家,形成独具特色和唱腔的“民族瑰宝”--黄龙戏。黄龙戏的内容主要反映辽金时期历史人物在黄龙府一带的活动,听起来字正腔圆,有板有眼,极具表现力,其中四大剧目《魂系黄龙府》、《大漠钟声》、《圣明楼》、《摩托格夫人》曾多次在全国获大奖,也是其代表作。

农安黄龙戏

热门推荐

大千龙舟经贸文化节

阿根廷人的生活习惯

广东四会石狗镇回龙村中秋节送月饼习俗

苏丹传统婚礼 新娘捂白皮肤签约防变心

古代女性酷刑之五 幽闭

安徽黄山罗东舒祠

浙江省云和梯田开犁节

妈祖与妈祖文化

弥渡牛街彝族鸹鸪节

湖南宁乡民间饮食习俗

世界最大的商场 迪拜购物

五卅运动纪念日

福建平和南胜镇古老的民俗文化节“八约”

河北泊头富镇烈士纪念塔

广东潮州韩文公祠 一种精神 一种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