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推荐

格林纳达的风俗民情

云南第二大文庙 江川文庙

黑龙江省双城市锡伯族风俗习惯

湖南桂东立夏习俗 “包咯”

广东肇庆古城墙

甘肃庆阳春节习俗

外国的教师节

广东开平元宵节吃油饭和“通心粥”的习俗

旋黄鸟的来历传说

布依族宗教信仰

中国徐州汉文化国际旅游节

英国国庆日

山西晋城白马拖缰传说

佛教常说的菩提心是什么

围鼓即“围鼓子戏”,又称“坐堂戏”。表演者少则四五人,多则上十人,既是演员又是乐手,一人一角或一人多角。演唱时不化妆,也无表演动作,全凭唱腔、道白表现戏曲故事;采用民间小调或地方戏曲的音乐。多受聘于民间红白喜事,亦有逢节日临时定点演唱者。
新中国成立后,围鼓演唱活动继续流行,且注入新的内容。
20世纪70年代姚度山、李健军等创作的《按小华》、《献图》等,便是具有全新内容的围鼓戏。
1976年,孙文辉、杨运镇等在围鼓基础上创作花鼓坐唱《硪歌嘹亮》,演唱者加进表情动作,唱演兼有,场面热闹。不久成为全区一个新的地方曲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