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监”“宦官”两码事

弥猫深巷

“太监”“宦官”两码事

在很多时候,人们都把“太监”和“宦官”当成了一回事,这是一个典型的误解。“宦官”一词至少早在战国时期就出现了,而“太监”一词,直到辽代才出现。

宦官制度起源较早,《周礼》《礼记》中都有关于宦官的记载,周王朝及各诸侯国大都设置了宦官。当时的宦官一般由身分卑贱的人充当。其来源或由处以宫刑的罪人充任,或从民间百姓的年幼子弟中挑选。秦汉以后,宦官制度更加详备。

宦官,又作“宦者”、“宦人”,从“宦”的字义分析,本应包括臣隶及仕官在内,通常人们所言宦海、宦途、宦游,其实仍旧是由“官”而言的。早期的宦官可以不是阉人,宦官“悉用阉人”是东汉以后的事情。

而太监和宦官发生联系只是明朝的事情,以“太监”作为宫中阉人的通称,是明清时代的事情。太监本是古代职官的名称,晚至唐宋时期,朝廷中仍有太监官职的设置,所任者并非都是阉人。明代在宫廷中设置了由宦官所领的:十四衙门,各设掌印太监,显然,太监是宫廷中的上层宦官。在明朝,太监是高级宦官,他们直接管理普通宦官。

所以,在明朝,太监和宦官的关系可以这样界定:太监必须是宦官,而宦官却不都是太监。到了清朝,太监和宦官才成为同义语,才成为可以互用的两个词。

热门推荐

合肥民谣《十杯茶》

河北蔚县生育习俗之求子

日本中秋节习俗

利比亚当地特色

天下敬神农 华夏仰始祖

江门白沙茅龙笔

黑龙江林口“八女投江”殉难地

锦州蒙古族风俗

关于一粒未被炒熟的高粱种子故事

俄罗斯族男子服饰

意大利主显节

祭灶的风俗

罗婺彝族婚俗 娶新娘“泼水”和“摸花脸”

坦桑尼亚国旗/国徽/国歌/国花/国鸟

潮汕人“做生日”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