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推荐

河北易县清西陵

布依族傩舞

朱元璋与佛教庙宇葛山寺的传说

巴厘岛的故事

甘肃民勤婚俗

安徽池州石台县传统风俗

民俗和诗词中端午的文化内涵

湖北武穴丧葬风俗

湖北咸宁刘家桥 中国大汉皇族村

陕西西安山水园林

消除种族歧视国际日

陕西铜川耀州窑博物馆

回族重刀武术

陕西扶风习俗 农历二月二送豆豆

面塑,就是以优质面粉为主要材料,塑造成各种动植物形象的工艺品。正宁又称“花花馍”。
具体做法是:
把面粉发酵后放在案板上兑接糅合,和面(俗称“接面”)时,酵面既不能太多,又不能太少,多了做出的面塑臃肿,少了做出的面塑死板。和好的面团,用擀杖、刀、剪捏塑刻剪成形,用梳子、顶针等用物,压印图案,用不同颜色的大、小豆子给人物、动物装上眼睛,或蒸或烙或炸使其熟后,再用可食用的色素点染装饰。制作过程可分为发面(俗称“启面”)-和面-制作-蒸(烙、炸)熟-染色-晾干等过程。这种面塑艺术品,形、色、味俱佳,既可观赏又可食用。
面塑在正宁流传相当普遍,几乎家家户户都能做。一块面团在巧妇的手中,能做成各种造型优美、形象逼真、色泽亮丽、食之可口的面塑工艺品。其表现手法和荷包、剪纸艺术相一致。它的题材除少数人物外,天上飞的、地上跑的、土里长的都可以做。
面塑艺术和人们的生活习俗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它是当地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过节、婚嫁、丧祭、满月、祝寿等等,都离不开面塑工艺品。例如:过大年家家蒸“花馍”,过元宵家家蒸“牛犊”,过七夕家家蒸、烙“巧娃娃”,过中秋家家做月饼;结婚时,有的人家给新婚夫妻制作一对碗大的“和气馍”,塑有龙、凤、鸳鸯、花草,寓意婚姻美满,早生贵子;丧祭的灵堂上要摆放牛、羊、猪、花、果等面塑供品,寓意以三牲、果品、鲜花隆重祭奠;贺满月时,姑姑、姨姨都要给新生儿做“花馍”,有的还把象征“长命富贵”的动植物面塑艺术品,用红头绳穿起来带在婴儿项上;祝寿时,亲友一般都带有龙、凤、桃、鹿、鹤等造型的面塑,最流行的是“寿桃”、“寿馍”、“寿花”等,寓意吉祥平安,幸福长寿;逢年过节了,亲戚们互相走动,也经常以面塑工艺品互相馈赠,逗孩子们玩乐,讨大人的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