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推荐

清明吃青团子的习俗传说

湖北咸丰 清代温朝钟故居

中国消失的古国 揭秘夜郎国是怎么灭亡的

世界上最细手工面 四川小吃金丝面 直径0.067毫米

江西峡江道教名山 玉笥山

哈尼族二月二祭龙节的故事

初伏民俗

浙江苍南生日祝寿习俗

仫佬族的传统男服

安徽广德“天下第一冲”与岳飞、朱元璋的传说

宁夏石嘴山北武当庙

相信占卜的藏族婚嫁

梅兰竹菊四君子的由来与含义

山西生产民俗之春耕春种及习俗谚语

悠车又称摇车或悠车子,是关东人家传统的育儿工具,形如船,木制(一般用筛板圈成),前后两头的左、右两侧,各系前后两环,以长皮条或绳穿环内,悬于梁上。
悠车多是木制或竹制的,中间连接处加上铜箍,在拴系绳子处安装金灿的铜环,周身涂上红色等颜色的漆,绘图案。用绳子悬吊在火炕上方的房梁上,轻轻一推便来回摆动,里面的孩子便会酣然而眠。
小孩哭则乳之,不哭则悠之。为吸引孩子不哭不闹,车上多系小铃或花朵等玩饰。孩子睡在悠车里,为避免有因翻动而掉出来的危险,要用介子(裹孩子的布片)将孩子包起来,再在胳膊肘、腿膝盖、脚脖子之处用布带捆起来,孩子在悠车中便万无一失。满洲族小孩睡悠车,是颇富地域特色的松辽民俗之一。
悠车是东北少数民族的发明,后来被称之为“ 东北三大怪”之一:“大姑娘叼烟袋,窗户纸糊在外,养活孩子吊起来。”
所谓吊起来,就是指“悠车。
如今土草房及房梁不见了,悠车也走出了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