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时代宗庙排列顺序

听云

上古时代宗庙排列顺序

中国古代宗庙祭祖有着悠久的历史,到周代形成定制后一直沿用。

太庙就是天子祭祖的场所,诸侯王祭祖的地方只能叫宗庙,而不能称太庙。

后人所祭祀的对象是祖先的灵位,为木质加工牌位。周朝规定天子九庙,后来演化为一个庙堂中供奉九位祖先的牌位。

若超过九代,就把隔代的祖宗牌位转到祧庙的石函中保存,称“祧迁制度”。其原理和做法很复杂,简言之是把隔了几代的祖宗牌位迁入远祖之庙,保留始祖和近祖的牌位,使寝殿祖先牌位的数量保持恒定,这就解决了所谓“没有空余位置”的问题。

被“祧迁”的祖先牌位,在年终大祭或五年的缔祭都要请出来,按顺序排列到大殿进行祭祀,也不会被冷落遗忘。《周礼·考工记》关于古代王城“左祖右社”的建筑规制。

上古时代宗庙排列,始祖居中,二世、四世、六世位于始祖左方,称昭;三世、五世、七世位于始祖右方,称穆。昭穆用来区分父子。按照“昭穆制度”,排列在正面和左右两边的供桌上进行祭祀,牌位的数量比较多也都能摆放得下。

热门推荐

全球最梦幻花园迷宫排行榜

二月二饮食习俗

中国惊艳全世界的建筑

英国伦敦啤酒节

河北满城民俗 夜借宫庙会

奇妙的民间传统俗信

贵州空心面传说

头伏饺子二伏面的由来

云南各少数民族的祖先崇拜

扎纸人为什么不能画眼睛

潮汕除夕习俗

最贵的奔驰跑车 1954奔驰F1赛车拍出1.93亿元天价

中国评书表演艺术家单田芳

陕西勉县武侯墓清明祭祀活动

最后的“蒲席” 千年蒲江草席编作面临失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