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推荐

取寄名习俗

浙江金华汤溪 清明祖坟前“抢头杵”

徽州古村落 洪琴丧葬习俗

全球最佳动画电影 花木兰仅第七千与千寻第一

山水诗的鼻祖 谢灵运的一生

山西河津薛仁贵寒窑

回族的开斋节

辽宁绥中三女峰的由来

“贵人不顶重发”是什么意思

乌孜别克族禁忌

与夏至有关的民俗文化

北京延庆詹天佑纪念馆

三月三龙华会 看桃花 拜弥勒 得禄位

鄂温克族丧葬习俗

每逢正月初一日,锡伯族家家户户都要供奉“喜利妈妈”,求她保佑全家平安,人财兴旺。
“喜利”是锡伯语“藤蔓”、“系”的意思,“喜利妈妈”译为汉语即为“世系妈妈”或“子孙妈妈”之意。
“喜利妈妈”的牌位一般在堂房的西北角上,其象征仪标是一条两丈多长的丝绳,上系小弓箭、小靴鞋、箭袋、摇篮、铜钱、布条、背式骨 (猪羊膝骨)、木锹、木叉、毛巾等物。其中背式骨标明辈数,即添一辈人,加一背式骨。小弓箭一般用红丝绳扎成,生一男孩挂一小弓箭,希望孩子将来成为一名骑射能手;生个女孩就挂一布条,希望女孩将来成为一名纯洁、善良、贤慧的姑娘。铜钱表示一家生活幸福。木锹、木叉等表示农业丰收。要是兄弟分家,就重新拉绳,从头挂起。
制作“喜利妈妈”所用的东西要到本村人口多、辈数全的人家去找,并要邀请家族中年纪最大、子孙满堂的人来制作。
因此,“喜利妈妈”既是锡伯人希求子孙繁衍不断的象征,又是记载锡伯族家庭世系的族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