佤族木鼓(2)

别致美

近年来,经音乐工作者的改革,出现了长1.25米、直径35厘米的小型木鼓,在原木中部挖一条两头宽、中间窄的直槽,槽里两头留有对称的称为“鼓舌”的木墙,鼓舌的周围掏成两头浅、中间深的鼓腹。因鼓舌厚度和鼓腹深浅的有别,敲击木鼓的不同部位,便能发出不同的音响。木鼓常置于两块木板上,使其离开地面有利共鸣。

演奏木鼓时使用两根特制的鼓棰,棰长40~43厘米,两头粗、中间细,与运动器械哑铃大致相同。敲击时,奏者两手各执一棰中部,一边跳舞,一边向鼓身两侧杵击,发出“咚咚”之声,可传数里之外。有时赛者右手持一鼓棰,左手执一竹片,两手配合敲击鼓的中部,发出“咚咚”与“啪啪”的音响,时而统一,时而交错,节奏丰富多彩。木鼓还可由2人或4人合击。奏出多种不同的鼓点。

贵州苗族和台湾高山族民间,也流传着木鼓。它们的形式和佤族木鼓相似,也是木梆类型的节奏乐器。

上一页1/2下一页

热门推荐

专家总结春节10大新民俗

何为高僧虹化

风格独特的多哥成人节

湖南平江碗

简单美味之鲜香猫耳朵的传说

河北保定义慈惠石柱

闽南祭灶在除夕

陕西铜川凤凰山的传说

广东翁源婚俗

广西忻城莫氏土司衙署

蒲松龄笔下三生三世

最危险极限运动死亡率排名 第二名死亡率高达3成

保加利亚奇葩婚俗 新娘婚礼变僵尸“辟邪”

中国摄影艺术节

桂林兴安县瑶族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