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推荐

山东滨州惠民县的胡集书会

韩国春节习俗

苗族的古龙坡会

列神宝诞--农历三月的节日

北大最小新生 刘兆楠 13岁高考687分

世界最珍贵邮票 传教士邮票枚枚都是天价 第七发现了两枚

委内瑞拉旅游购物指南

花草树叶作情书 新郎家门口栽香蕉树

在英国舞会上怎样不失礼

鄂伦春族口弦琴

广东肇庆崇禧塔

蒙古族图瓦人节日

世界上跨度最大的双层悬索桥 武汉杨泗港长江大桥双层双向10车道

南唐后主李煜

藏人自称为“蕃”(bod),自古而然。在汉文典籍中,藏族这一称谓变化较多。隋时称宝髻、附国、女国、苏毗等;唐时称吐蕃;元时称乌斯藏、图伯特、唐古忒等;明沿袭旧称,将乌斯藏称卫藏;由明入清,便有了西藏这一称谓,沿用至今。有时地域概念与族称混用。
关于藏族族源的探讨,学术界有多种观点,主要有三种:“南来说”、西羌说”、“东来说”。
“南来说”:即藏族源于印度或印度王族说。藏文史书也有基本相同的说法。但主要是在佛僧史著出现,完全由于尊佛、崇佛而将赞普世系与释迦王族挂钩,是以宗教感情代替了历史事实,失去了立论之根据。
“西羌说”:这是认为藏族源于古代羌人的“发羌支系”。在我国历代学者中持这种观点的人不少。也是汉文史籍所一贯主张的。通常也称为:北来说”。主要作据的材料是,《后汉书·西羌传》、《旧唐书·吐蕃传》。
“土著”说:即自古以来就休养生息在西藏高原。综合考古发现、文献资料、神话传说等方面的资料分析中,可以推断,藏族既不是“发羌”,亦非源于印度。藏族的先民早在旧石器时代就繁衍生息在青藏高原这一“世界屋脊”之上。在距今4800年,藏族一些地区的人类就已步入了原始社会晚期,这里的人们过着以原始农业为主,兼营畜牧业和狩猎的定居生活。这些民族的来源不是单一的,而是以本地的土著民族为主,不断融合北方的胡民族系统,东方的氐羌民族的基础上形成的。与此相适应。藏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在本身固有的土著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吸收祖国内地黄河、长江流域的古老文明,同化北方草原游牧文化和东南亚热带河谷农业文化而丰富和发展,从而构成了一个内容驳杂、独具特色的文化系统。